新官場現形記:炒人比自願離職更貴 - 李慧玲

新官場現形記:炒人比自願離職更貴 - 李慧玲

昨日跟一些管帳簿的官員談起,如果參加第二次自願離職的人數太少,無法達到政府希望四年削一成公務員的指標,政府會否裁員?官員認為,可能性雖然存在,但在財政上卻有一個理由減低機會率。
官員說:「裁員是一個很昂貴的減人方法。儘管長遠省得更多,但卻不符政府要在四年平衡預算的目標。」
按現時規定,政府因解散部門或停止服務而遣散員工,補賠相當優惠:一、有六個月薪酬賠償;二、每三年年資,在計算長俸時可以額外多計算十個月年資。九九年政府關閉長沙灣屠房,更慷慨地在上述補償外,再額外多付出兩個月薪金作賠償。

如何計到七千人離職?
但無論如何,政府內部早已打定輸數,預期第二次自願離職計劃的吸引力,只及第一次的一半。政府預計今次有七千人參加計劃,正是基於「一半吸引力」計算出來的:上次七萬人符合資格,有一萬人申請,即15%;今次有十萬人符合資格,政府假設有7%人提出申請,便計算到七千人這個數字。
但結果會否有七千人,據聞政府高層誰也不敢太多樂觀。不過,有「挑通眼眉」的資深公務員寄語,按現時環境,政府財政情況只會愈來愈差。如果想走,就要趕快走;否則期望有更優厚的第三期自願離職計劃,難矣。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