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退之聲 - 王岸然

勸退之聲 - 王岸然

香港人都是極之醒目,懂得走精面之輩,於是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就算是扮中立的報紙及學者,天天都在狠批董建華的施政,由大方向到具體政策,都已經是一無是處,但似乎總有一條無形底線,就是不談董建華的下台問題。這是禁忌。
終於最大反對派的民主黨副主席何俊仁,在立法會提問:你做得咁辛苦,何不退位讓賢,等有新思維的人接手,帶領香港走出困境?說得禮貌客氣,十分照顧董伯脆弱的自尊心。董伯不領情,不客氣,說你這樣挖苦我解決不了問題,解決問題根本不是這樣。董伯說得對,解決問題不是這樣客氣的試探口氣。這算甚麼反對派?想講又不敢講,是勸人還是挖苦人?這樣客氣有何用?何不直接了當,猛然大喝一聲,你老人家有沒有聽電台烽煙?知不知道小市民好想你下台,你搞到香港咁差,重響度賴,係咪要港人暴動你至肯滾!
政客爭相為民請命,卻不敢真的觸怒權貴,這是具有香港特色的參政。政治人物不敢帶領潮流,學者與各大意見領袖亦不想做出頭之鳥的醜人,不是他們不想董伯下台,只是在看形勢,當中央只要略有換馬之意,請董伯下台之聲馬上此起彼落,人人爭先恐後發表意見。政客客氣的勸退,雖然是落後於民意,亦總是反映了民意。董伯若是夠膽到電台,一定面對小市民直接要他下台的呼聲,董伯明白這個危機,所以避席;但不能避免的,是有關的呼聲在烽煙節目之中,在各類網上的討論區中,已漸成主流,漸成時勢,反過來又迫使政客將這一訴求帶到議事會議。亦所以小市民絕不要輕視自己一把小小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