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南北:日本沒有失去的十年 - 陳哲

東西南北:日本沒有失去的十年 - 陳哲

日本走過了戰後最低迷的十年,首相由九三年的宮澤喜一以至今天的小泉純一郎,其間還有細川護熙、羽田孜、村山富市、橋本龍太郎、小淵惠三和森喜朗這六任,但日本經濟依然沒有起色,經濟上的春天恐怕是遙不可及的了。

經濟嚴冬非全都愁眉苦臉
不過,日本社會上卻不全是愁眉苦臉,重量級政治月刊《文藝春秋》在提前出版的二月號中,用了一百五十頁的篇幅做了一個特輯,與讀者一同回憶這苦難十年裏美好的日子,題目就叫《沒有失去的十年》,鼓勵國人挺起胸膛,不要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
燈下細閱這個專輯,這十年間日本還真的做了一些事出過一些人:從向美國輸出棒球名將野茂英雄,到東京墨田區一家只有六個人的五金工場,一年做六億日圓生意;從指揮家小澤征爾再登高峯,到太空人若田光一仍然活躍在深邃的宇宙之中……。總共三十篇報道,並不滿是善頌善禱,但主人翁在經濟嚴冬下的頑強生命力,卻穿透紙背,躍然而出。

盼政治更替帶來新的希望
這十年裏,日本從天國跌到地獄,八十年代豪氣干雲買下洛克菲勒中心後還說要買下曼哈頓的日本企業如今都耷着頭。然而日本還沒有破產,社會上也有類似的打氣論調:二戰結束後,東京街頭都是找不到工作的復員軍人、人們餓得一包馬鈴薯可以討一個老婆、物價狂升不止;但日本畢竟硬挺過來,趁韓戰向垂死的企業注入興奮劑,這才為六十年代的所謂「神武景氣」打下基礎。
日本人沒有寄望奇迹,他們寄望的是政治上的更替帶來新希望。前天,親自民黨的《讀賣新聞》就報道了小泉提前大選的傳言;日本人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任首相身上,總希望有一天選出一個像池田勇人那樣帶領日本在六十年代騰飛的首相。有選票在手,日本人民就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逢周一至周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