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被告由極信任變憎恨

對被告由極信任變憎恨

【本報訊】在天主教家庭及學校長大的男事主,一直相信為主服務的神職人員善良可信,身為神父的劉嘉兒甚至借《聖經》來鞏固他在事主心目中的形象。事主萬料不到這個與他關係密切、對家人體恤照顧的神父,竟會成為他的夢魘,昔日一切恩典已灰飛煙滅,只餘對被告的怨恨,事主更在庭上直言「我憎佢!」
事主昨在庭上供述他遭侵犯的經過時,剖白了他對被告由信任轉化為憎恨的心路歷程。自幼受領洗的男事主,中、小學都在教會學校就讀,他指父母亦向他灌輸神父都是善良的思想。

告訴監護人始知受辱
而他於九一年回港時,父親被病魔折磨,劉嘉兒對其家人甚為支持,甚至幫忙他處理父親的喪事,令他對被告更深信不疑;甚至在宿舍遭非禮當晚,被告還向他誦讀《聖經》故事,要他相信神父與主都是善良。即使在事發後,事主仍難以相信身為神父的被告會做出如斯行為,返回英國就學仍與被告通訊,傾訴學校生活。
事主受侵犯後因抑鬱過度患精神分裂症,更曾自殺,在英國曾接受治療。九二年返港後,被告也曾帶他看醫生。直至事主再遭被告淫辱,始對被告失去信任,但礙於其神父身份,令他有寃無路訴。事主九四年向英國的監護人透露事件,才確定受性侵犯,終決定投訴。被告九五年為阻止他向《蘋果日報》披露事件,曾在其他神父面前向他道歉,甚至自爆兒時亦遭人性侵犯,惟報章最終亦刊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