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表示,雖然會計師公會上月底已公布加強業界監管的建議,但政府仍未收到有關正式書面建議,若收到後會盡快商討,希望第3季可就此提出立法建議。
公會盼保留處分權
他又指出,為加快立法程序,正考慮由會計界立法會議員李家祥以議員私人草案形式提交立法會。
會計師公會會長孫德基昨日出席一個研討會時表示,該會雖然認為沒有需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但假若政府及外界認為有需要也「無所謂」,不過公會保留會員處分權會較為適當,希望政府能在成立獨立委員會的同時,多給予資源,或者部份費用由市場募集。他指出,該會的改革監管建議仍在草擬中,部份內容如擴大審計委員會已與政府有共識。
對於證監會可能會實施上市保薦人扣分制,孫氏指出,該公會未有立場,但形式可能像車牌扣分制,最少可起到警惕作用。
另外,紐約大學商學院教授JoshuaRonen建議上市公司購買帳目保險,由保險公司委派核數師及風險評估師,按公司造假帳風險程度收取不同的保金,並向公眾公布保費水平,讓市場按此評定投資風險,低風險低保費公司,股價自然較高,上市公司集資費用則較低。
他不認為保險公司會因為爭生意而收取低保金,因一旦出事要賠償,保險公司可能因此結業,美國保險公司已有教訓,即使家族控股及政府相關企業比例較高的亞洲區同樣適用,因為想突出公司管治良好的企業,會願意購買此類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