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的哈爾濱假期,使我深深地體會到中國民企力量的潛力。哈爾濱對我而言是舊地重遊,18年前我就到過哈爾濱,當時,哈爾濱只有二龍山、玉泉各一個國營滑雪場。18年前我到過二龍山,因此,這一次到哈爾濱,第二天就向酒店租下一輛麵包車到玉泉,那裏知道,到了玉泉,才知道玉泉有大大小小數十個滑雪場,司機問我要到哪一個。當年那家國營滑雪場還在,但民營的競爭力更強,有些只收10元人民幣就任玩,30元就可以租滑雪工具一整天,教練費每小時25元。
過去幾年,我每年都帶小孩到韓國、日本滑雪,但因為語言不通,無法聘請教練教他們,所以滑了好幾年,仍然談不上懂滑雪,只是玩雪,只是在平地走來走去。這一趟到哈爾濱,孩子沒有語言的障礙,聘教練學了3天,已能從最高的山頂飛馳而下,好不高興,孩子們說,以後不去日本滑雪了,要到哈爾濱。
當然,對我與我的太太而言,哈爾濱之冷是相當恐怖的,零下28度的溫度的確不好受,從哈爾濱回來至今,仍然犯大傷風,鼻水不停地流出來。
今日,到哈爾濱滑雪,根本不必離開市區,大量的民企就在公園、在松花江上用堆土機堆出大大小小的小型滑雪場,對要求不很高的初學者而言,夠用了。根據酒店職員說,一個哈爾濱市,大大小小的滑雪場超過200個。
哈爾濱的滑雪場,使我想到本土經濟,中國東北,包括哈爾濱,是工人下崗最嚴重的地區,下崗工人改行去經營滑雪場,的確體現了本土經濟的精神。
曾淵滄
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