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關東煮源自日本關東地區,但現已流通全國,由街邊木頭車檔至日式料理餐廳也吃到。德永師傅雖是九州人,十三歲開始學習料理,又曾到紐約及巴黎工作,但他自言從小已經常跟家人吃關東煮,寒冬吃着滾燙的關東煮,別有風味也份外溫暖。做日式火鍋其中一重要秘訣,就是以木魚汁作湯底,幸好現在不用自己熬,去超巿買支汁就做得到!
記者:謝翠玲 攝影:陳穎、伍慶泉
德永師傅說關東煮主要有以醬油或麵豉做湯底,以前者較受歡迎。材料必不可少的要算是蘿蔔和牛筋,因為兩者都要至少用三小時跟湯底同熬,令湯底會滲着蘿蔔的清甜味道。其他材料普遍有獅子狗魚卷、雞蛋、蒟蒻、炸豆腐等耐煮和易入味的材料,也可自行加多減少。
材料:(1人份量)
白蘿蔔 10克
雞蛋 1隻
魚餅、獅子狗魚卷 10克
鮮鮑魚片 2-3片
蒟蒻 少量
炸豆腐 1件
牛筋 10克
湯底:
木魚汁 20克
味醂 少許
日本淡豉油 少許
做法:
1.將味醂、木魚汁、淡豉油置鍋內攪勻並煮熱。
德永師傅說從前這個鍋是很平民化的菜式,那時吞拿魚很便宜,尤其是現在價值高昂的吞拿魚腩,原來是前人最嫌棄的部位。那時人們認為魚腩太肥膩,不適合生吃,但為了不浪費,便用來煮鍋,故最初的吞拿魚鍋只會用魚腩部份。但經過改良,這次加了吞拿魚背的瘦肉一同來做,令口感和味道更豐富。
材料:
肥吞拿魚 50克
瘦吞拿魚 50克
長葱 20克
嫩豆腐 10克
水菜 1束
湯底:
木魚汁 20克
味醂 少許
豉油 少許
做法:
3.把已加熱的湯汁倒入排好材料的鍋中,以小火加熱至吞拿魚熟便可。
小貼士:
1.如買不到水菜,可以春菊(茼蒿)或三葉菜來代替,日式超市可找到。
2.由於吞拿魚味道比其他魚濃,所以湯底也較濃。另可用此湯底作為肉類火鍋的湯底,若配其他白肉的魚類會變得太搶味。
3.紙鍋較少零售,這菜式可改用砂鍋上桌,做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