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創新科技 15億元商機<br>200萬元研製一條羽毛

港創新科技 15億元商機
200萬元研製一條羽毛

港府財政緊絀,因此本年施政報告再難大灑金錢「派糖」。其實特首董建華過去五年,已動用數以百億元公帑,設立多個基金以資助不同行業及團體,不過這些基金表現參差。本報由今日起,一連三日報道三個基金的表現,揭示這些以納稅人金錢設立的基金,當中的成功個案,以及面對的問題及胡塗帳。

這個稱為「黑珍珠」的人工羽毛球,標誌羽毛球生產技術的一次革命,並象徵香港在運用合成物料及模擬生物學上,足以傲視全球的地位。

比賽用球製作講究
「羽毛球唔係一個球,係一種好先進嘅飛行物體。」科大機械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林銓振說,把一根鵝毛放在顯微鏡下,就會發現羽毛結構,猶如一架最精密飛機的機翼,「我哋嘅任務就係要用幾元嘅低成本,造一架飛機出嚟,如果搞得掂,你話幾過癮!」
羽毛球運動已有逾百年歷史,不少高官名人也愛打羽毛球,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在中學時代便熱愛打羽毛球;已退休的前房屋局局長黃星華,據說也是箇中高手;霍英東媳婦朱玲玲經常到中華游樂會打波,她的球友包括復出樂壇的葉蒨文。
羽毛球這種大眾化的運動,背後大有學問。一個羽毛球由十六根羽毛及水松木球頭組成,比賽用的頂級羽毛球,更指定要用鵝左翼羽毛製成,售價每個可達二十元。近年優質鵝毛及水松木難求,價格攀升,加上天然物料難控制質量,若成功研發人工物料取代真羽毛及水松木,便可大大減低成本。
林銓振指出,一根羽毛只有零點零五毫米厚,約等於一條頭髮厚度,「以現時技術,要達到這個厚度唔難,但要同時達到剛硬度,就唔容易。」原來運動員抽擊一個羽毛球時,球的時速高達二百公里,羽毛球承受極大衝擊力,「個波要襟打,唔能夠打兩打就散咗。」
「要厚度同剛硬度同時達到要求,我哋惟有喺物料上做手腳,重新排列碳合物料內部微結構(microstructure)。」至於如何把碳合物料製成「羽毛」,林銓振稱由於這個技術涉及申請專利權問題,故不能公開。

羽球命名「黑珍珠」
人工羽毛以碳合物料製成,水松球頭則以高分子物料取代,一個全由人工物料製成的羽毛球終於誕生。林銓振把這個人工羽毛球命名為「黑珍珠」。「其實可以變做白色,不過要花多啲錢,又分辨唔到同天然物料造嘅分別,所以保留原來黑色。」
這個研發羽毛球計劃,由創新科技基金與廠家合資二百萬元資助,出資的廠家李開榮透露,已有大型體育用品生產商表示對「黑珍珠」有興趣,若有足夠資金,最快可在兩年內大量生產,保守估計,全球羽毛球銷售額達十五億元,展望○八年中國奧運會,中國對體育用品需求會急升,他相信「黑珍珠」會為他帶來無限商機。
《特首特設基金報道三之一》

「黑珍珠」(圖)

香港羽毛球好手凌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