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改用途補價過高

工地改用途補價過高

【本報訊】過去兩年多,政府雖陸續將本港過剩工業用地轉為其他用途,卻因補地價而窒礙業主改變工廈或工地用途的意欲,四大商會包括中華總商會、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香港工業總會及香港總會促請政府可彈性處理及容許分期補地價。

政府已簡化程序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洪克協指出,由於廠商財政能力及不甚了解改用途手續,加上補地價太高,令工廈轉型受阻。因此,四大商會去年中特別成立專責小組,準備推行試驗計劃,將數幢工廈轉變用途,希望政府不要墨守成規,彈性處理計算及繳付該些試驗項目補價的程序。
據地政總署資料,地政總署署長劉勵超表示,政府正不斷簡化補地價程序。現檢討商貿地帶用地及工廈轉為多用途空間,都會以標準收費方法來徵收補地價。他表示,政府是以公認準則去計算補價,高低只是觀點與角度不同。
另外,規劃署副署長陳品松指出,規劃署已完成「多用途空間」概念的研究,但目前與相關部門因未能解決技術問題,而遲遲未公開研究內容,其中補地價是一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