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伊戰將是諾曼第翻版

攻伊戰將是諾曼第翻版

在美英派大軍到波斯灣部署之際,美國軍事分析家阿金指出,美軍一旦向伊拉克發動攻擊,所採取的軍事戰略跟二次大戰時的諾曼第登陸大同小異,跟二十一世紀戰爭所講求的快速靈活作戰戰略風馬牛不相及。

依靠坦克和機動步兵
阿金在《洛杉磯時報》撰文指,拉姆斯菲爾德已批准的攻伊方案,極像諾曼第登陸,這跟他一直致力改革國防部舊戰略觀念大相逕庭。他在攻伊計劃中,一直要求軍頭把美軍的高科技空中火力跟特種部隊的靈敏隱蔽性的優勢糅合起來,制訂嶄新的戰術。
拉姆斯菲爾德質問為何需要這麼裝備和士兵,多次將攻伊方案駁回,可是在中央司令部司令法蘭克斯堅持下,他無奈「在上月向保守派屈服,秘密通過一項極依靠坦克、炮火和重型機動步兵的攻伊方案」,至於特種部隊只是附屬性質。因此第二次波斯灣戰爭不是阿富汗戰爭的翻版,也絕不是未來戰爭模式。
據悉,一旦開戰,美軍會先空襲六至七天,二十萬地面部隊和陸戰隊從科威特揮軍到伊南,首要任務是佔據魯邁拉油田,跟着大軍向北挺進,兩周內包圍巴格達。若空襲和特種部隊無法殺死侯賽因,伊拉克正規軍沒倒戈,美國相信被迫要跟伊軍打巷戰。
繼美軍部署十五萬士兵到波斯灣後,英國也預備在十日內派三萬士兵到波斯灣,令英軍在區內的軍力將增至逾三萬八千人。

英反戰議員威脅倒戈
但首相貝理雅在攻伊問題上遇到工黨和公眾的壓力,一百名工黨議員威脅倒戈,迫使他將會發表應給予聯合國武檢人員更多時間核查。
國際原子能機構發言人表示,武檢人員要半年至一年時間才能查出伊拉克是否擁有核武器;幹事長巴拉迪指,所需時間完全視乎伊拉克是否肯合作。
美國《洛杉磯時報》/英國《泰晤士報》/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