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初天氣最冷那幾天,溫度只有攝氏十度八度,在民調風波後蟄伏了兩年的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卻做好準備重出江湖,靜待特首董建華宣讀連任後的第一份施政報告。事隔兩年再次評論特首民望,他說:「市民對董建華評分得四十七分,真係好低,只係高過李鵬同呂秀蓮。」 記者:羅偉光
【本報訊】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九六年中開始調查董建華民望,過去鍾庭耀一直有評論調查結果,詎料竟惹怒特首,派出「近身」路祥安施壓,鬧出震撼全城的民調風波,港大校長鄭耀宗因此黯然下台,路祥安也離開了特首辦公室。之後鍾庭耀調查照做,但封口不談民調數據,冷眼旁觀了兩年,終於重出江湖,他說:「做分析同評論,我覺得係學者嘅責任。」
過去兩年,董建華民望並無因鍾庭耀禁聲而反彈,反而拾級而下,最新調查其民望只得四十七分,市民對此已見怪不怪,但鍾庭耀卻如鯁骨在喉不吐不快,原因是看不過高官指鹿為馬,「有啲官員將數據演繹為特首有四成七支持度,指有四成七人支持特首,咁講係混淆視聽。」
鍾庭耀說參考民意研究計劃過去數據,董建華得四十七分,在領導人中只是高於人大委員長李鵬與台灣呂秀蓮副總統,兩人得分約為四十分,與得分最高的總理朱鎔基及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得逾七十分比較,董建華「得四十七分,真係好低。」
鍾庭耀以往因評論領導人民望而受壓,現在重操故業,他說:「𠵱家完全唔考慮壓力問題,最大嘅壓力,都已經遇着啦!如果再發生咁嘅事,大家就真係太愚蠢嘞!」
雖說沒有包袱,其實這次復出,是經過深思熟慮,他說:「我本來計劃等董生(去年)七月連任,同新校長上任後便復出,因為所有人事安排都已塵埃落定,就算我再做評論,都唔會影響到呢啲人事安排。」
民調風波事過境遷,幾位主角各有去向,路祥安返回董建華家族公司東方海外,鄭耀宗到國內搞網上教育,鍾庭耀的民意研究計劃,也由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過檔至社會科學院轄下。鍾庭耀說頂頭上司是社科院副院長,由於研究計劃自負盈虧,故雙方都客客氣氣,對此安排他說非常滿意。
至於新校長徐立之,鍾庭耀印象良好,雙方見面的次數「已經多過以前位校長」,通常是在校內公開活動碰頭,「校長冇問起過我嘅工作,我相信佢認為大家各自做自己嘅事最好。」他計劃由三月起定期在網上發表評論文章,除了官員民望外,會有關於民調的學術論文,以及個人感受,並會邀請其他專家學者撰文,希望把網站發展成民調資源中心。
今年一月一日,鍾庭耀在港大民意網站刊親撰「編者的話」,當中他引述自己曾說過的一番話,「在未來的日子,我們還要緊守我們的崗位,憑着我們的一點社會良知,捍衞我們的學術及研究自由。」最後他說:「這個堅持,至今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