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介紹了如何購買合適的零售存款證/票據的技巧,很高興得到很多回響,並帶來了更多新的問題,例如希望能進一步知道市場上現時有那些存款證、其回報如何等。讀者對本專欄的關心和支持,筆者將繼續盡心盡力地,並試圖深入淺出地介紹債券投資的各類運用技巧。
直至目前,市面上的零售存款證其實不多,屬於基本固定利率者更是寥寥可數,當中最主要理由是零售存款證在香港的歷史並不長。現把所知於去年發行的部份港元零售存款證及票據表列如上供讀者參考。
雖然可供選擇的銀行存款證和企業票據並不算多,但已令投資者眼花撩亂,不知如何選擇。事實上,要挑選合適的零售票據,有關技巧十分簡單,只要跟隨下面所介紹的步驟進行分析便可:
1.發行機構:分析發行體的實力是首要的工作,它代表了投資後能否收回本金的風險。
2.剩餘年期(到期日):次要的分析則為手上閒置資金的情況。因這方面的投資往往以長期為主,期限愈長,鎖定資金時間愈長,但因此可得的回報利率又相對較高。
3.每手金額:對於小額的投資,必需注意最少金額的入場費。
4.發行量:回顧上周的分析,購買已發行的債券將視乎二手市場的貨源多寡,發行量往往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如希望能在二手市場成功買入有關票據,可考慮發行量較大的類別。
5.發行日:過去利率持續向下,票據價格也因此上漲,所以愈早期買入的投資者,能出貨獲利的機會就愈大,二手市場貨源供應亦將較多。
6.票面息率:在這裏是最沒有實際用途的一個數據,因為票面息率只代表每期派息金額。以目前市況來看,面值為100元的票據,其價格都已升值,與到期日只收回僅100元的情況下比較,多付出的資金將抵銷了票面息率,令真正回報率較票面息率為低。可是,到底回報率有多低?最新的售價格是多少?可直接向有關銀行查詢。至於何謂抵買,篇幅關係,日後的分析技巧再作介紹。
陳鳳翔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財資部主管
香港財資市場公會常務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