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工部公布去年12月份失業率維持在6%的8年高位,但非農業職位卻大幅減少10萬多個,與市場預期的增加2萬個相差甚遠,顯示企業在目前極度不明朗的經濟前景下,根本無意增聘人手,甚或繼續裁員。
職位減少數目當中以零售服務業的比率最大,其實情況並不難理解。聖誕和新年期間,美國各大零售連鎖店或百貨公司如Wal-mart、Target、Macy's、Sears,甚至玩具反斗城(ToysRUs)都紛紛發出「生意淡薄」的警告,有分析報道更指去年12月的零售增長是30年以來最低;更有路邊消息指出,某些通常見熙來攘往、頗為熱鬧的大型百貨商場,連周末期間,泊車位也只有半滿,售貨員則在商場走廊店舖門口對着「打牙骱」,足見冷清程度。無生意,不削減人手,甚或關門大吉,幾稀矣!
不單止是美國,大西洋對岸的歐洲亦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英國消費者早前一如美國般義無反顧,主要是大部份人有工開(失業率低)和負擔輕了(樓宇按揭利率是歷史低水平),可是股市下跌和加稅(4月生效),不無打擊消費意欲,連通常於聖誕新年前後,英國各零售店分別推出極為吸引的「大割引」後,shopping或搶購場面亦未見「墟冚」,難怪不少店主怨聲載道。
此外,歐元區內消費環節表現比其他成員國強的法國,也傳來非常困難的投訴,更遑論令人失望、去年全年零售銷售錄得下降的德國矣!
股市「3連跌」、個人或家庭負債企於高水平、裁員之聲仍不絕於耳、地緣政治風險和恐怖活動威脅,導致人心惶惶。消費或送禮,倒不如留點錢以備不時之需,來得安全和實際!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