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有香港傳媒揭發不法集團透過招聘廣告利誘單身男子北上「結婚」,協助內地女子來港定居後,近日亦有內地傳媒揭露,有香港「職業新郎」,利用粵港及大陸各地婚姻紀錄毫不互通的漏洞,每隔三數個月就北上廣東,先後和內地兩名女子「假結婚」,協助她們來港定居,獲得近十萬「薪酬」。
廣州《信息時報》昨報道,粵北某婚姻登記處發現,有一名香港男子,每隔三、四個月,就到民政局登記結婚。直到第三次辦理登記時,職員覺得可疑,經追查下,始揭發該男子原來是靠娶國內姑娘賺錢的「職業新郎」。
報道指出,男子迎娶的新娘子均是想藉「結婚」來港,於是花四萬元聘請「職業新郎」。只要男方出示由本港婚姻註冊處發出的「單身證明書」(俗稱寡佬證),然後與女方結婚,就可獲得兩萬元定金,直至女方成功在港定居,再給餘下的兩萬元。據報,該名「職業新郎」已賺過兩次近十萬元的「結婚手續費」。
報道指出,由於內地的婚姻登記機構之間沒有實行電腦聯網,令「職業新郎」有機可乘,持合法證件回內地多個地方「重婚」。
本港律師謝偉俊表示,國內規定,港男北上註冊結婚,須出示本港發出的「寡佬證」及中國公證人文件,以證明港男未曾在港註冊結婚。他指出,中、港政府並無交換對方居民婚姻狀況資料,港府根本沒有港人在國內的婚姻紀錄。
對於香港「職業新郎」活躍粵港兩地,廣東有專家認為,應考慮撤掉粵港通婚障礙,增加粵港通婚法例的透明度,對香港居民到內地辦理結婚登記或廣東居民到香港結婚註冊的所有手續都應公開。
不過,隨着粵港婚姻數量,每年至少有五千對粵港新人,令港人在廣東的配偶來港定居的輪候時間愈來愈長,差不多要輪候十年才可來港定居,因此,粵港間「職業婚姻」近年明顯減少;相反,廣東以北城市,港人內地配偶只需等一、兩年就可獲得香港居留權,香港「職業新郎」近年就紛紛轉往外省,尋找「商機」。
本報記者/《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