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美防範通縮救經濟

平心而論:美防範通縮救經濟

數月來,美國朝野開始擔心美國是否會踏入通縮之路,因為自2001年開始,物價增幅開始持續放緩,到了最近,如果撇除因伊拉克局勢而引起的油價大漲,基本上物價增幅已近於零。再看看最近聖誕假期的零售成績,真是乏善足陳,即使大減價50%還是不能促銷。如果短期不能恢愎購買意欲,再加上擔心向伊開戰而引起經濟倒退,這樣便有可能很快陷入通縮之局。
通縮之可怕和帶給經濟的災禍,上兩代美國人體會最深。
1930年代是美國受通縮禍害最慘的年代,那時工商百業不斷倒閉,連銀行也不能例外,到了30年代後期,大概一半銀行垮掉,失業率升至25%以上,整個社會瀰漫慘淡和絕望的氣氛,當時執政的胡佛政府對此局面束手無策,到了羅斯福取代了胡佛成為總統後才有轉機。一方面新總統上場,總會給人新的希望,因為人們求變心切;另一方面是羅斯福總統認識到要扭轉死氣沉沉的經濟,首要責任是恢復國民奮發向上的信心、消除恐懼、努力振作。沒有信心,甚麼也歸於徒然,於是有他著名的演說,他向國民反覆說明,最大的恐懼是恐懼本身(thebiggestfearisfearitself)。

再通脹策略刺激消費
除了口號外,他的政府也坐言起行,此後數年他不斷利用政府財力進行全國性的基建工程,到處建公路、水庫、橋樑等,創造大量工作機會,在政府的帶動下,經濟也逐漸恢復生氣,但進展還是比預期緩慢,因為通縮的心魔已深入人心,需要時間改變過來。這種局面要到了二次大戰全面爆發,美國參戰,大批閒置的工廠、礦場、船塢被用作生產軍需,更重要的是以百萬計的失業成年男性有了出路,大部份徵召入伍,小部份留下與女性到兵工廠工作。一時間,投閒置散的絕望生活結束,在工作中,人們重拾信心和做人的尊嚴,通縮終於在槍炮聲中消失,代價何其大,所以通縮的教訓美國人不敢忘。

這解釋了為甚麼一絲通縮的勢頭也會觸動美國政經界的神經,引來了熱烈討論,就連保守的聯儲局也說有防止通縮的策略。事實上,由種種迹象看來,美國朝野正逐漸步入再通脹(reflation)的途徑,再通脹的策略正是針對打擊通縮的武器。
再通脹的主要手法是通過各種方法要國民大量消費,刺激內需,最簡單方法是大幅減稅,把鈔票直接塞到國民手中;其次用間接方法,例如盡量保持低息,以鼓勵消費信貸,所以近期有布殊總統提出分期減稅7000億美元,還富於民,同時聯儲主席不時提出美國仍有減息空間。

弱美元政策增強出口
至於出口方面,美政府也大力出手幫忙,除了向日本、歐盟施壓去振興經濟,以利美國出口外,近期更提出弱美元政策,明顯是為增加出口開路。因為增強出口即是增強國內就業機會、人人有工做才可以令消費暢旺,這是打擊通縮的最好法門。由近年金價不斷上升,美國長息並沒有隨短息回落,這些都是預期通脹來臨的徵兆。
美國在80年代初期利用高息有效打敗通脹,領導全球步入低通脹期,相信不久將來,美國也會有能力領導世界打敗通縮威脅。
英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李庚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