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令收入減少,很多勤奮的香港人會找多一份兼職幫補,其實一個社會也可以「找兼職」,行政長官董建華在施政報告中便明確表示,香港在鞏固原有的亞洲國際都會地位之餘,要兼職做「珠三角營商中心」。在努力做好這份兼職之前,讓我們先看清合作夥伴的面目。 記者:羅綺萍
近期廣東省努力簡化行政架構,令珠三角的行政區簡化成九大市(見圖),加上香港及澳門,形成「大珠三角」的局面。現時港府的策略是與珠三角城市聯合對外招商,頭炮是香港機場管理局於去年10月以「A5」名義,在國際空運年會暨展覽(ACF)中,向國際空運業共同展示香港、廣州、深圳、澳門及珠海五個機場的實力。兩個月後,投資推廣署聯同廣州到東京招商,今年4月又將與深圳攜手到美國西岸招商。
投資推廣署署長盧維思表示,今年內還會與珠三角另外一、兩個城市進行類似聯合行動。
盧維思又說,香港的「賣點」是外滙自由兌換及有完善法制,加上已有逾3000家外商在港設立據點,服務業及配套設施完善,強調香港是國際營商之都的地位。由於現時絕大部份跨國公司已在香港有據點,新目標是美國、歐洲及日本等地的中小企業。
貿易發展局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逐一評述香港與珠三角城市的優勢及協同效應,將香港定位為市場發展、分銷及供應鏈中心,與珠三角這個「世界工廠」合作。
廣東省的省會廣州市,貿發局報告指其優勢是全國最大的銷售及分銷中心,也是區域性的運輸中心,也可以作為珠三角的本地服務中心。由於廣州的61%集裝箱是經香港出口到外國,穗港之間可以在貨運業務分工合作。
至於與香港距離最近的深圳,報告指其為廣東最大的製造及出口基地,也是運輸物流中心。另外,由於該市的R&D支出佔當地GDP達%,比廣東及長江三角洲為高,也令當地成為高新科技的重鎮。
東莞與港商關係最密切,當地已成世界著名的電腦及電子產品中心,雖然近期受到長三角的挑戰,但其較靈活的生產及合作方式,仍然受跨國公司歡迎,對於外國中小企更有吸引力。
佛山市由於得到順德及南海市的併入,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家用電子產品中心,同時是中國著名品牌如「科龍」、「美的」的所在地,也是中國內地市場的分銷中心。
與澳門相鄰的珠海市,貿發局將其定位人才之市,因為該市大學園是全國名牌大學設立分校之地,加上該市綠化環境及較休閒的生活模式,有潛質成為珠三角的「人才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