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丁山以廣東話為文,有啲人鬧我教壞細路,破壞學生嘅白話文寫作能力,呢個罪名大到不敢當;任何人用廣東話寫文章,其實要有啲文言文根底先至寫得通俗易明,你哋睇吓珠珠嘅三及第文章就會領略㗎嘞。
自己好讀書,不求甚解,對一啲廣東俗語,其實識用識解而唔知源由,好似「唔理三七二十一,你要交咗稿先至准放假。」唔理三七二十一,究竟語出何典呢?最近有機會睇到一啲資料,略知一二。《小寶神功》作者劉天賜(賜官)解釋得好清楚。賜官讀哲學出身,師承新亞書院哲學大師唐君毅、牟宗三,國學根基一定好過左丁山多多聲,但佢對流行文化、廣東俗語甚有研究,根據賜官研究,小學生必讀「九因歌」(乘數表)、三六一十八、三七二十一,人人識背。古老神話中,地獄有二十一層,後來演變成十八層,出於《管子》:「三七二十一而至於泉」,泉是黃泉之泉。廣府人來自中原,保留中原古文化,「三七二十一」代表最下層地獄,引伸為最下下、最惡劣嘅環境,即使衰到貼地,也在所不計。
賜官嘅研究,就快公諸同好,詳細向網民解釋「二五仔」、「山卡喇」、「菠蘿雞」、「較飛」、「西南二伯父」、「唔使問亞桂」、「依撈七」、「七個一皮」、「錢七」、「老世」等等廣東俗語嘅來源,用法。上邊個網,就係香港電台e-leaningrthk.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