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7金融風暴以來,本地的投資環境尚處於寒冬之中,去年散戶投資損手的情況比比皆是,即使是基金經理亦未能幸免。筆者記得去年市場上曾有過一個統計,指出直接影響到全港打工仔財富的強積金計劃,自成立以來,除部份有保本功能的存儲投資,又或者以定息債券為工具的基金可以錄得正數累計回報外,其餘各類別的股票投資基金之累積虧損,普遍達到兩成,顯示出投資基金亦未必是「賺硬」。
其實投資者要選擇哪類基金作為強積金的主要成份,與選擇其他投資工具的原則大致相同,除了要考慮到自身能夠承擔的風險外,亦要明白時間上的配對。很多人由於每月供款佔每月入息比重不多,尤其是那批高收入人士,便會有機會疏忽了選擇合適自己的強積金投資計劃。
一般而言,凡是投資在強積金中,投資者的投資年期通常都會較長,要求的回報亦未必太高,所以基金經理一般都會從眾多的選擇中,挑選出一些風險較低但回報合理的項目,一來可以避免當市場出現大幅波動時,基金所持有的證券投資會出現較大的價格風險;二來鑑於條例所限,基金經理不可以持有過多的現金,所以當基金經理收到供款時,即使明知大市將會繼續下跌,但仍然要把資金調入市場之中,令到虧損變成不可避免。
為了能降低投資虧失,便只可以選擇一些風險及回報均較低的投資項目,至於回報的多寡,以及是否可以錄得正數回報,則完全要視乎經濟周期而定,若果剛好遇上經濟強勁的時段,供款者便可以有機會以較短的時間錄得正數回報;不過,當經濟疲弱時,供款者便可能要在一段較長的時間才能錄得正數回報。所以,若果遇上經濟處於調整周期,而供款人只餘下一段較短的時間便會退休,那麼,供款人應該把大部份的款項投放在保證基金或債券基金上,以確保在休退時有足夠的資金應用。
鼎康御泰證券研究部副經理 彭偉新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