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心理衞生會教育中心黎守信醫生表示,至親去世,家人可能因懷念死者、或無法接受喪親傷痛,處於所謂哀傷狀態(GriefReaction),患者會出現情緒低落、抑鬱等症狀,若這種情況持續超過半年便應求助,否則患者可能因傷心過度自殘身體,甚至做出自殺行為。
黎醫生指出,若親人突然去世、或死者與家人間關係十分密切,至親的死亡無可避免會對在生者帶來沉重打擊,家人可能無法或不願接受喪親的殘酷現實,把自己「收埋」,部份情況嚴重者更可能拒絕接觸親友,甚至活在封閉的世界。
黎醫生稱,這種哀傷情緒甚至可能會在家人之間互相感染,當事人及家人更可能集體鑽進牛角尖,而做出儍事。
黎醫生補充,一般而言,哀傷狀態會持續半年至一年,若當事人得到適當心理輔導,把抑壓在心底的哀傷情緒發洩出來,其實可望重投社會,迎接新生活。他指出,處於哀傷狀態的人一般會出現焦慮、𤷪𤺧、對所有事物失去興趣、失眠、食慾不振,嚴重者更可能重複想起死者的生前往事,甚至誤以為對方仍然在生,拒絕接受親友去世的殘酷現實。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