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特首新一份施政報告沒有刺激香港經濟,相反,市民看完後更憂慮未來的生活,因為報告內容帶出一個訊息,就是赤字問題必定會向市民開刀。而較為矚目的高官減薪吃力不討好,除了令公務員感到壓力外,亦使香港瀰漫全面的減薪潮。
高官以身作則減薪的確是好事,可是減薪一成對實際情況和刺激社會士氣沒有幫助。西方國家不少大型企業,當公司遇上困境時,高層都會自願減薪,目的除了節省開支,亦不希望將減薪問題轉嫁在基層員工身上。
社會底層和頂層的需求完全是兩回事。高層志不在薪酬的多少,特別是本港的高官們,所以高官們如果真要與民共度時艱,高官應該最少減薪一半,而行政會議五位非官守成員因本身都有正職,故此應全部不支薪以義務性質去協助特區政府挽救香港。
香港回歸後,董建華與市民之間的關係一天比一天差,原因是董先生不願面對現實,今年施政報告後更加取消親自到電台聽取市民的意見,令人感到行政長官變成了「縮頭烏龜」。去年九月十四日,行政長官辦公室在本欄中回應本人曾經來稿批評特首迴避民意時曾強調:「行政長官會積極主動接觸市民,聽取他們的意見和訴求。董先生絕不會迴避群眾和民意。」可惜,董特首仍然不面對現實,在沒有實質內容的報告中,竟然希望利用高官減薪一成來得到市民小小的掌聲,暗中希望成為其他港人的榜樣,他根本不清楚甚麼是民間疾苦!
林偉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