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內瑞拉罷工持續,聯合國武器調查組向安理會提交報告日期愈來愈近,導致國際原油價格居高不下,不幸一旦打仗,缺少伊拉克和委內瑞拉每日共約300萬桶原油供應市場,原油價格必定飆升,短暫還可以捱得住,時間一拖長,已甚脆弱的全球經濟是否能再抵受衝擊?筆者估計不易承受,投資者宜加倍留意事態發展,並作好準備。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將於明天在維也納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因委內瑞拉造成的缺口,須增產多少來填補問題,工潮令委國石油產量每日減少200萬桶,假如OPEC增產少於此數,短期油價不易回落,何況就算委國工潮平息,重新投產也需要3至4個月時間,換言之上半年油價將仍高企。
另一個令油價無法短期回落的原因是,油組10國中除沙地或有能力可以增加產量(但有限)之外,餘者已接近飽和,所以在開會之前,有油組代表向3個非油組成員國家俄羅斯、挪威和墨西哥要求增產以紓緩壓力、穩定油價,但卻遭拒絕,理由是:無能為力。
人們可不要小覷石油之「威力」,70年代初之石油禁運、90年代初老布殊雖速戰速決打勝仗,但經濟之後都陷入衰退;美國能在過去10年享受高增長、低通脹的理想經濟環境,油價低迷居功不少。
現在油「佬」(包括非油組國家)重新掌握影響全球經濟之「命脈」,若不願被牽着鼻子走,日本已向俄羅斯獻媚──欲斥資50億美元鋪設從西伯利亞至日本港口,全程長達4,000公里的輸油管道,確保每日有100萬桶石油供應,但作為武林霸主的美國該怎辦?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