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策略:<br>針對本身所需 釐定理財計劃

理財策略:
針對本身所需 釐定理財計劃

現職紀律部隊的Ricky今年三十歲,他對投資頗有興趣,每月三萬元的薪金中,會抽取約8000元作為投資用途,而且大部份都會選取較高風險的投資工具。在投資策略方面,他採取漁翁撒網、人買我買的方式,很多時往往未清楚產品的特性及自己的需要便進行投資。在97年前,他的投資組合大幅升值,但在金融風暴後,其投資組合下跌了約五成,現值僅為400,000萬元左右。他準備今年動用該筆資金與拍拖多年的女友結婚,組織幸福的家庭。此外,Ricky亦希望擁有寫意的退休生活,因此尋求財務策劃師的幫助,為自己度身訂做一個理財計劃。

像許多香港人一樣,Ricky沒有深入了解自己的投資取向,並為自己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從而找出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及理財計劃。他們只懂盲目跟隨潮流,人買我買,結果未能為自己作出合適的決定。

長短線 須分清
市場上的投資工具包羅萬有,要作出正確投資決定,必須先明白自己本身的情況,再衡量比較市場上不同的投資工具。有些投資工具只適合長線目標,如退休基金和子女教育基金;有些則只適合短期目標,如期權、期指等。因此,在選擇投資工具時,投資者可考慮本身的年齡、婚姻狀況、預期收入、套現的時間、風險與回報等幾項因素,先清楚了解自己的需要,才作出投資決定。
根據Ricky提供的資料,其婚禮約需150,000元,購買樓宇自住的首期約為250,000元,恰好用盡手頭上投資組合套現後的400,000萬元。此外,他亦希望在五十五歲退休時,在政府提供的退休金和長俸以外,能有三百萬元資金備用。
首先,在成家立室之後,Ricky將會由單身人士轉為已婚人士,負擔會較大,因此投資時應選擇較為保守的投資組合。

有家庭 宜保守
由於距離退休年期尚遠,Ricky可考慮將投資金額中之60%-80%投資股票基金,餘下約20%-40%則為較保守的債券基金。由於婚後Ricky的支出將會增加,因此他預計只可從每月的薪金抽取4000元,以「定額供款」的形式投資。假設其投資組合每年的平均回報率為7%,在五十五歲退休時,他便有機會取回大約3,000,000元的資金作為退休之用。
投資者應清楚了解自己的財政狀況,並按自己的需要,選取合適的投資工具。
債券基金及股票基金只是一些長線及可分散風險的投資方法,但不能保證穩賺或必勝。讀者可以徵詢財務策劃師的專業意見,為自己訂立一個妥善的理財計劃。
本文由滙豐供稿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

本文資料不應被視為建議或推銷本文所述之任何投資產品及項目。投資附帶風險,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請參閱個別投資產品及項目的銷售說明書及資料概覽文件,以便獲取有關資料。本公司並不保證本文內容是否完整,如對本文內容有任何疑問,請諮詢專業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