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昨日低開後逐步回升,以貼近高位收市,如此表現固然不差,如果以股份表現計,氣氛更佳,上升股份數目遠超下跌股份,國企及二三線表現突出,炒股不炒市已是主流,如果死抱以往一套,以恒指走勢判斷大市,已走失了極多機會。
筆者維持偏向看好,期指以9500作短線止蝕,去博另一次上試10000點的升浪,看中的話應在短期內已可收成,萬一止蝕,則代表會有較長的整固期。以個人取向而言,選擇期指作造好工具,則是捨易取難的行徑,現時市勢應是以股份作出擊對象。
施政報告被指欠缺新意,對市況影響則相當輕微,始終已經歷了好幾份施政報告,沒有太大期望已是正常。振興經濟是大難題,如果可以有良方妙藥,早已搬出多時,沒有理由忽然間頓悟出絕招拯救萬民。
十分同意昨日鄧聲興的意見,本地金融業的基礎良好,競爭優勢相當大,縱使現今市況不濟,但香港仍是國內公司首選的集資平台,發展金融業是最正路振興經濟之途。
可能《無間道》大收旺場,又可能南韓亦以電影業殺出一條出路,令特首得到靈感,特意提到推動創意工業,亦設立電影貸款保證基金以協助業界集資。
現時市內有幾隻電影行業股份,成交一向疏落不受重視,翻查紀錄,過往業內龍頭卻能夠利用股票二手市場集資,今時今日要再有同樣例子的機會卻微乎其微。現時港股市場對經濟輔助的功能,遠比以往大為失色,例如政府看出電影業是出路,大眾投資者卻因種種理由卻步,才令到政府每每要落手落腳親身參與。
投資者擔憂不外風險而已,電影業是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但沒有專業水平監管上市公司操守,才是最主要的問題。這個例子可顯示金融業的重要性,因為實在為其他行業提供了輔助作用。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