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東局勢日趨嚴峻,導致資金趕往石油及貴金屬作避難所,令兩類項目分別創出2年及6年新高,然而,前者開始已有從高位回落的迹象。
自上季起,受到海灣地區戰雲密布及委內瑞拉工潮影響,令紐約期油自去年11月試穿26美元關口後再度急升。但筆者認為近日石油價格上揚,並非出於供應短缺,而是部份託詞避險的投機資金,炒賣這類商品的「戰爭溢價」而已。現時沙地阿拉伯及俄羅斯兩大產油國已保證會增加油產,加上市場預期油組於下周議會中將啟動油價自動調控的「有形之手」機制,每天增產最少五十萬桶,以確保油價受控於22至28美元之間,所以筆者相信,油價未來再闖新高峯的空間不大。倘美伊戰事能落實及速戰速決,石油價格反應較金價率先回落,以先行反映大市出現「撥亂反正」的曙光。故此,短期追入能源基金的值博率並不大,但下跌的風險卻與日俱增。
專注投資於從事能源服務、開採生產石油及汽油的能源基金,其走勢於去年下半年也見乏善足陳,與上期提及的與金礦股基金背道而馳。過去一年,大部份能源基金雖未有購入受到監管機構調查或涉及造價和非法入帳的能源交易商,如Dynergy和Elpaso等,然而,由於組內基金選股範圍廣泛,甚考經理眼光,故令組內成員的表現有頗大差距(見附表)。筆者發現,除了天然氣體勘探及生產商ENI被三隻基金共同採納外,僅得五隻股份被兩隻基金同時持有。
另一個主導基金走勢的因素,乃組合投資股份的行業分布。正如中資石油股也分為上中下游類別,其受到油價變化消息的相互關係亦互有不同。秉承此概念,該組基金投資股份也可分為勘探生產、設備服務、煉化及提供一站服務的綜合石油股。回顧去年,策略部署方面以天達最為出色,其組合看好及增持的鑽油股份,直接受到能源價格上升及行業改革整固的消息所帶動,跑贏同組其他成員,儼然成為組內基金的翹楚。但天達環球策略、能源基金近個半月未能與油價同步累升41%之餘,表現反而下跌,筆者估計短期基金走勢難以出現銳漲局面,僅宜作中長線持有。
黃敏碩 亨達投資研究聯席董事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