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入世貿升兩位<br>最全球化國家愛爾蘭居首

中國入世貿升兩位
最全球化國家愛爾蘭居首

九一一襲擊被視為是極端分子對西方資本主義及全球化運動不滿的回應,九一一伴隨而來的反恐戰對全球經濟整合造成一定打擊,但始終無阻全球化的進程。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發表第三年度「克爾尼/外交政策雜誌全球化指標」排名報告,愛爾蘭連續第二年列為世界最全球化國家,剛加入世貿後的中國排名第五十一,比去年上升兩位。

報告調查的六十二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了全球八成五人口和逾九成五經濟產量,評估指標主要分為四大範疇:
經濟融合:即國際貿易、外國直接投資和收支情況;
個人接觸:即居民外遊和打長途電話次數;
政治參與:即國家加入了多少國際組織、參與了多少國際任務和駐外使館數目;
資訊科技:即互聯網用戶人數及使用率。

準確反映經濟融合放緩
今年的報告,印證了分析家準確預測了國際經濟融合顯著放緩的一面,前年的外國直接投資大幅下挫超過五成,由十一萬六千二百二十億港元跌至五萬七千三百三十億港元;國際貿易也錄得百分一點五的跌幅。
雖然經濟融合滯後,但反恐戰卻加強了各國政治合作,中國和俄羅斯繼續融合國際制度,令國際政治參與、個人接觸交往和科技發展,持續有增長勢頭,使全球化持續向前邁進。
雖然西歐經濟融合顯著下調,但愛爾蘭卻因重點投資高科技和資訊科技,故仍能與全球經濟保持緊密連繫,得以連續兩年躋身榜首的地位。
中國排第五十一,但由於中國網民增加一千一百萬戶,加入世貿組織後,成為僅次於美國、日本和歐盟的第四大經濟體,再加上經濟勢頭,均有助全球化的發展。
台灣由於受到中國大陸在政治上的打壓,參加國際組織和活動空間收窄,令排名較去年下跌兩位,排第三十四。
新加坡比去年下跌一位至第四位,但仍是亞洲區最全球化國家。當地出口因世界經濟放緩和科網股泡沫爆破嚴重受阻,影響了全球化步伐。
美國《外交政治》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