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董建華昨日發表連任後首份施政報告,商界及市場人士均認為欠缺實質措施振興經濟。基金界人士謝清海更猛烈批評施政報告,「並無提出實質措施,亦沒有明確方向,實在令人失望。」
惠理基金管理公司投資總監謝清海指出,香港目前正需要領導人提出清晰而堅定的措施,市民對政府同樣有期望,可惜事與願違。雖然特首提出削減公務員人數及高官薪酬,但對投資者信心幫助不大,難免令市場失望。他希望3月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可以有較具體的跟進措施。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陳瑞娟認為,施政報告無驚喜,特首只提出高官減薪及削減公務員人數並不足夠,未能解決財赤,故建議政府加大力度,研究出售政府資產或私有化,另可考慮輕微調高直接稅率1%。她指出,雖然近期新加坡提出減稅,利得稅較香港低,但當地有銷售稅,不及香港稅制簡單。
對於施政報告提出要促使公司管治與國際標準看齊,董事學會主席鄭慕智認為,政府及監管機構應與專業團體緊密和有計劃合作,加強教育培訓董事。
摩根士丹利亞洲大中華經濟師謝國忠認為,港府吸引國內人才來港工作居住的成效不大。他建議向國內每年200萬名大學畢業生招手,吸引他們來港工作居住,因為香港已非如昔日般能賺大錢的地方,且有家室的專才會傾向往美國等海外地方發展,以便為子女提供良好教育環境,香港對他們的吸引不大。
香港美國商會主席詹康信(JamesE.Thompson)則讚賞報告能重點列出香港面對的主要經濟問題,並能清晰點出未來發展路向,例如與珠三角洲的緊密聯繫,推動創意工業等。他又指出香港經濟並非這麼壞,失業率已在下降,希望今年能從谷底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