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市仍能賺錢 馬繼達均衡投資建功

跌市仍能賺錢 馬繼達均衡投資建功

熱愛飛行及騎馬的怡富基金經理馬繼達,雖然好動,但每星期總會抽出時間陪伴家人。其實,健康的人生便該如此,講求均衡發展。放諸投資亦然,如同他的私人生活般,馬繼達主張分散投資,注重均衡,債券及股票應同時兼顧。 記者:袁國守

「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中」這句話,或許投資者已聽過不下數百次,感到毫無新意,但這樣的投資方式,確實有助減低風險,增加勝算。正如馬繼達(MilesGeldard)管理的怡富太平洋均衡基金,在過去1年股市反覆下跌中,仍能保持正回報。

投資易受眼前蒙蔽
「很多人投資出錯的原因,是只憑個人經驗驅動,總受剛發生的形勢影響,傾向在一個(升或跌)浪的後期才買入,其實應分散投資,並不時調整資產的分布。」他說。
至於如何分配資產?多少應放在穩健的定息工具(如債券)?多少應放於股票?馬繼達認為,這要視乎投資者的年紀和風險承受能力,傳統上當人的年紀愈大,便應加重持有定息產品的比例。
他更認為:「成功的投資者多是長線投資,並能忍受短期波幅,就如美國股神畢菲特(WarrentBuffet)也愛長線投資。」

現在可以開始入市
不過,要捕捉入市良機殊不容易,因為股市往往是「高處未算高、低處未算低」,難以判斷何時才是入市的最佳時刻。不過馬繼達認為,此際可以入市了。「投資者可以逐步吸納股票,但不應太急進。我喜歡挑選一些具備強大現金流、高股息率的股票。」
「亞洲區股票尤其吸引,因為無論是從股價相對帳面值(P/B)、股東資金回報(ROE)及市盈率(PE)來看,也較美股吸引。」
雖然不難發現馬繼達擁有一股「東方情意結」──大學時修讀東方研究、曾在亞洲區工作多年、看好亞洲區股票、管理太平洋地區基金……但他的視野絕非如斯局限,過去他更曾在非洲工作,並令他留下深刻記憶。
「過去20年的工作經驗中,除97年亞洲金融風暴外,另一難忘的經驗是94至97年間於非洲博茨瓦納共和國(Botswana)工作。我在當地的中央銀行管理外滙,那地方還在發展中,就像70年代的香港,但我相信當地人只要憑着努力,日後定能如香港般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