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風景:沒有神燈解難的年代 - 董橋

小風景:沒有神燈解難的年代 - 董橋

 幾個外國朋友都抱持着關懷大我的新年願望。已經是這樣一個沒有神燈解難的年代了,他們期望的依然是伊拉克和北朝鮮新的一年會產生一台比較負責任的民主政府。他們期望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怨仇在解決地理紛爭之後出現轉機。他們期望全球農業津貼制度破舊立新,讓貧窮國家的農產品創開出路,不再依靠外援而內外俱傷。他們期望美國和歐洲各國政府重新考慮資源的調配:窮人口袋裏多幾塊錢,第三世界的社會與政局會相對安定,全球化的果實會分配得更加均勻。
已經是這樣一個沒有神燈解難的年代了,心懷善願的普通老百姓往往深切希望自己的政府是有心有膽的萬應神燈,他們的「埋怨、埋怨、再埋怨」的心聲,在一個開明而成熟的政府眼中,始終是政策進步的動力,不會忽然跳出一個兇巴巴的第一夫人報以「埋怨、埋怨、再埋怨」的吼聲。CatherineCella說,她不再是個女學生了,可是,她心中永遠懷着美國開明教育灌輸進去的理念:自由、平等、法治、公平、民主和珍貴的當仁不讓的精神。「我們怎麼可以一邊說我們珍惜自由一邊又眼巴巴看着我們的政府成了『老大哥』?一邊相信平等一邊剝奪美國少數族群的權利?」她說。「都是庸官惹的禍!」中環茶樓裏一位茶客聽了說。「那還是內政外交都要管的美國。這小小一粒香港,忙的就只肚臍那麼大的家事,媚上欺下搞成這付德性!」

 老百姓代代怕官又恨官。溫溫飽飽的太平年月各走各路,毫無牽扯,那也罷了;碰碰磕磕的多事之秋必然燃起死灰,越看越不順眼,巴不得快快改朝換代,換一批新貴再苦生靈三五年才去計較不遲。齊白石最討厭大富大貴的大官小吏登門求畫,有一幅字很不客氣說平民百姓家裏來了個官殺氣即重,大不吉利!老人二十年代畫的幾張不倒翁都戴着官帽,題的也都是那首諷刺詩:「烏紗白扇儼然官,不倒原來泥半團;將汝忽然來打破,通身何處有心肝」。
不倒的官自然不會有心肝。倒了的官反倒有了翻身的空間,善良的黎民百姓心中難免要退幾步細細思量:「也許真是個清廉愛民的官,受人排斥才丟了烏紗帽!」齊白石是忠厚人,把官的心肝看得那麼緊要。在官言官,當官的有心有肝有膽,政令政績大半短命。怕只怕把那不倒翁打破一看,通身只見一堆草!官而草包,禍害分兩等:一等是草包而有心肝,頂多害己不害民;再一等是草包而無心肝,注定害己害民害國家。可惜這樣的人當官當久了當上癮來,老覺得那鐵做的飯碗頂得住風頂得住雨頂得住塌下來的天。
在這樣一個沒有神燈解難的小香港,眼看着官場上疲累的舊官和惶惑的新貴,那位茶客輕輕嘆氣:「我心裏想的是多燒三炷香自求多福了!」他記得張大千總是勸門生不要做官:「你到厠所去照照面孔,看看有沒有官相?你要去搞政治,連頭也要搞掉的!」
﹙圖﹚溥心畬《秋光》斗方

逢周一、三、五刊出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