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答應了《壹週刊》的關係,延至今日才作今年的推介,如果以現時水位計,短線最佳選擇是股價大落後的亞洲鋁業(930),鋁價上升,但既有新業務,國內業務又不致會影響,是頗為穩健之選。但放長線一年計,筆者是偏向冒險蝕章,去博太平洋恩利(1174)。
太平洋恩利現水平預期PE6.5倍左右,以工業股計是中規中矩,而且尚有認股證的潛在攤薄效應,上升潛力表面並非太大,但由於表面風險不低,令不少投資者卻步,所以在逐步交出業績後,應有動力再進一步,未必重演過去兩年的奇迹,但長線值博率則不俗。
首先公司負債高,已嚇怕不少人,但這主要是貿易業務的關係,扭曲了整間公司的狀況,由於魚穫基本上是標準商品,風險並非如表面般高,公司亦有買保險轉移風險,而公司與銀行作財務安排後,負債比率亦下降了。
較大的風險是興建新廠,每當有公司作出重要資本開支的時候,是要有戒心業務進展未必如管理層所願,但太平洋恩利在業內已處領導地位,而魚類加工業務的需求,應是相當穩定,而且人手作業,收益率遠比機械為高,這個行業進一步轉移至中國,應是必然的趨勢。
去年歐盟曾以技術理由禁制中國魚產品進口,這種技術關卡在貿易不平衡的環境下,不錯是有權再次出現,但中國亦在開放本身市場,在逐步強大後,可起制衡的作用,這種風險不能抹煞,可是不應太高。
以中期業績而言,表現是比表面好,就算歐洲業務受禁制令影響,復甦速度亦甚快。估計今年內兩次業績報表,都會有刺激作用。
雖然筆者長線看好,但亦希望讀者不宜盲目追捧,以及要有長線持有的準備,畢竟短線已隨大隊造好,累積了甚大的升幅。公司發展要如筆者預期,才會有長升長有的表現。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