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德工資談判進退兩難

國際視野:德工資談判進退兩難

代表德國290萬公務員,包括運輸工人、護理人員、消防員和垃圾清潔工人在內的工會Verdi,與聯邦及地區政府代表的加薪談判宣告破裂,假如仲裁員(arbitrators)未能在今明兩日內「擺平」僱主(即政府)與僱員(公務員)之間的分歧,德國可能面臨10年來最大型的罷工風潮。
德國內政部長兼聯邦政府首席談判手舒斯里(OttoSchily)說,雙方分歧其實不大,分別在勞方要求即時加薪3%和東西德工人工資在2007年前必須拉平;而資方則堅持工資加幅跟通脹(約2.2%)和暫時不會接受工資平等建議之時間表(因為若同意會對私人環節聘請工人構成負擔)而已。

公務員威脅大罷工
仲裁員哪敢怠慢,立即提出新建議如下:3%薪金加幅分兩階段進行,即本月加2.4%,另0.6%尚待2004年1月才追加,東西德工人工資要在2008年才看齊,但僱主須(一次性)補償工人每人200歐元,如果上述條件談得攏,則可避過一次或演變成全國大罷工(工會威脅發動)之災難。
面對「苛求」,去年財赤接近GDP的3.75%(超越馬城條約的3%上限)的德國政府,真是進退兩難。如果接受建議,則非大幅削減其他公共及福利開支不可,不然要平衡預算,談何容易?假若「企硬」,則可能要面對痛苦,在經濟表現甚疲弱的環境下,再要承受不可預計的衝擊,豈不雪上加霜?正是Yes就有人死,No就大家死!
歐元區「龍頭」有難,對整體影響有多深,實難估計,結構改革一日未能大刀闊斧進行,歐元區始終令人放心不下,更遑論超越具活力和彈性的美國!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