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在未來數年內,在全國一百三十萬個公營機構實施人事合約制,將三千萬名原為終身聘用的公職人員,全部改為合約僱員,打破公職人員的「鐵飯碗」制度,預料此舉將削減相當數量的職位,部份員工更會因此而失業。
國內公營機構一律統稱為事業單位,當中包括共青團、工會、婦聯等黨團組織,而學校、研究機構等也屬事業單位。
英文《中國日報》昨報道,中國人事部副部長舒惠國周日在全國人事廳局長會議上指出,各個事業單位將在未來三年,先與三千萬名單位職工簽定聘用合約,訂明聘用期限。
據報道指出,事業單位的聘用合約共分為短期、中期及「項目合約」三類。流動性高、技術要求低的職位,一般簽訂三年以下的短期合約,而在機構工作已滿二十五年,或者原機構連續工作已滿十年並距離退休不足十年的職工,可簽訂聘用至退休的合約。
舒惠國在會議上,並要求人事部各級官員加快制訂相關配套措施,當中包括研究未聘人員安置辦法,加快建立人事爭議仲裁制度以及完善相關社會保障制度等。
舒惠國表示,今年國內人事制度改革重點,除了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外,還包括健全公務員制度及深化工資制度改革兩項,他還表示當局今年將考慮制訂推出《公務員法》,代替已發布十年的《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加強管理公務員。
《中國日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