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行政長官董建華今日發表連任後首份施政報告,報告內將大談「大珠江三角洲」經濟融合、加大本土經濟力度、控制政府開支等方法去振興經濟、削減政府龐大財赤,不過,低下階層利益必遭犧牲,勞工界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聲言,若果今天公布的施政報告只顧削減開支,不理就業民生問題,他不排除會對施政報告提出遺憾動議。
董建華連任後刻意營造「新人事、新作風」風格,他連任後首份施政報告也貫徹這個做法,除了將宣讀日期由以往十月改為一月外,更效法美國總統《國情咨文》撰寫方式,只講未來五年政策大方向,不講具體內容,所以整份施政報告只有一萬二千多字,約一小時讀完,有關各個問責局長新政策,則會在另一份政策大綱內交代。
據了解施政報告重點將放在解決財赤、振興經濟及與珠江三角洲經濟融合這三大重點,但具體政策則交由各問責局長再自行解釋,至於市民及公務員最關心的削減政府開支,解決財赤方法,特首只會談到大方向,各項細節例如削減公務員開支細節,也會遲一步由各司長及局長公布詳細內容。
政府今次推銷施政報告新安排中,卻取消了特首出席電台節目,親自接聽市民電話的環節,特首辦主任林煥光否認特首不聽民意,今次只是一個新安排,特首仍有不少機會聽市民意見。
不過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批評,特首不上電台節目,根本就不想聽取市民大眾聲音,他批評特首只管削減開支,不理基層市民利益,他認為施政報告一定要解決到民生就業、政治融合兩大課題,若果「只顧減財赤,唔理低下層問題、唔理民生問題」,他一定會修訂立會致謝議案,甚至對施政報告提出遺憾動議。
除了李卓人外,代表三十個復康團體昨日發表公開信,反對特首為財赤而削減傷殘人士津貼,漠視他們利益;一班基層團體昨晚參加一個基層高峯會,抗議削減對基層人士服務,他們更上演街頭劇,諷刺特首及行會只顧大商家利益。經濟學者、嶺南大學校長陳坤耀表示,期望施政報告能提出清晰路向以解決香港的經濟困境,不能以單靠加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