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借消息炒作 中央政策料不變<br>人民幣期匯價急升

市場借消息炒作 中央政策料不變
人民幣期匯價急升

【本報訊】周小川剛接替戴相龍出任人民銀行行長一職,市場即憧憬人民幣將進一步面對升值壓力,包括在人大會議後當局可能讓滙價波幅擴闊等。這些傳聞昨日令1年期人民幣不交收遠期滙價升至歷史高位,最高曾見8.137兌1美元,較現貨價8.277折讓1400點子,惟全日成交未見激增,反映同業只是「乾炒」消息。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表示,人民幣不交收遠期滙價轉強,可能是市場基於人行領導班子轉換而作不同揣測的結果,但總理朱鎔基早前已表明,人民幣滙率保持穩定的政策將維持,故個人也不感覺人民幣政策會有變動。
對於有說法指若人民幣升值,可幫助解決本港通縮情況,任氏指出國內貨幣處於強勢,對持續通縮的本港經濟自然有利,惟滙率政策一切視乎國家當局的決定。

美副財長暗示要升值
國內媒體《新浪網》昨載文指出,華爾街及日本財金界均認為,周小川履任後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來自國外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美國副財政部長泰勒上周末指出,日本經濟在過去10年內幾乎沒有增長,而中國卻增長迅速,「他們(中國固定滙率)將愈來愈有彈性」;日本財務大臣鹽川正十郎日前也發表「人民幣滙率應該升值」的言論。
新加坡發展銀行大中華銷售部主管馮孝忠表示,人民幣不交收遠期滙價,昨早開市已持續轉強至歷史高位,1年期美元兌人民幣的折讓價,由上周五收市報650點子升至1400點子(即1年期美元兌人民幣滙價由8.2120轉弱至8.1370),上午交投約5000萬至6000萬美元,遠期港滙也因而輕微轉強。
花旗銀行港元資金部主管陳少平說,午後成交開始減少,反映市場揣測美日聯手驅使人民幣升值等傳聞純屬「乾炒消息」,但當前中國經濟增長強勁,估計人民幣不交收遠期滙價仍會持續偏強。

經濟前景佳滙價看漲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349)財資部主管陳鳳翔認為,全球主要經濟體系表現欠佳,惟獨中國看俏,人民幣遠期滙價因而被看高一線,特別在內地有投資、因套戥需要而持有兩三年美元兌人民幣遠期合約的買家,眼見人民幣勢頭凌厲,紛紛將長美元的合約「斬頭」,遂令美元兌人民幣折讓價大幅飆升。
銀行界消息說,中國受到來自國基會等組織,要求加快開放滙價的壓力會愈來愈大,但擴闊波幅料不會短期內成事。
另外,周小川上任後昨向員工發信指出,人行將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

圖為人行在北京的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