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曆新年將至的時刻,員工最怕年尾流流被老闆迫吃無情雞。中國銀行(香港)轄下的一萬三千多名員工,刻下人心惶惶,中銀近年不斷瘦身,最新招數是強行將員工分成五級,員工表現即使不太差勁,但只要被劃為最差一級的第五級員工,隨時無得留低。 記者:譚暉
【本報訊】中國銀行(香港)每年都會在四月份決定全體員工的薪酬調整方案。據中銀員工透露,中銀近期陸續對各員工進行去年的工作考核。不過,公司卻要求各分行,不論部門的整體表現如何,也必須提交百分之二的員工人數,以評為第五級;另也須提交百分之四的員工人數,評為第四級。據中銀一貫的做法,被評為第五級而又毫無改善的員工,將需要離職。
香港銀行業僱員協會總幹事崔世昌表示,上月開始陸續接獲多名中銀員工向工會投訴,表示對中銀評核制度的不滿,他批評中銀硬性規定每間分行須有某個比率的員工被評為表現差勁,對員工並不公平,「如果成間分行嘅員工都好勤力工作,但都要有人被評做第五級,豈非成為無辜犧牲者?唔係間間分行都有懶人。」他認為,中銀應按員工實際的工作表現評分。
中銀(香港)發言人昨日並無回覆本報查詢。中銀的員工考核制度分為一至五級,第一級表現最優,第五級表現最差。被評為第五級的員工,銀行會給予三個月時間,予以改善;被評為第四級的員工,則被限時半年內作出改善。在限期內表現沒有進步的員工,將需要自動辭職。
據中銀員工向本報表示,資方向各分行下達的「硬指標」是:每間分行必須有百分之二的員工被評為第五級,百分之四的員工被評為第四級。他們認為,中銀的做法是為部署今年年中的裁員行動。
崔世昌引述有中銀分行的銀行經理向工會反映,指中央規定各間分行必須要提交某個百分比的第四、五級員工數目,而該經理則對此感到苦惱。
合眾人事顧問總經理蘇偉忠形容,中銀這種員工考核方式,在一些大型的跨國機構也有應用,理念是每年「篩」走一群表現最差的員工,令到機構的僱員保持在最精英的狀態。但這種手法既會予人殘忍的印象,也會面對兩難局面,「一間全部都係好員工嘅分行,篩出嘅都係好員工;但一間全部都係最差員工嘅分行,留番嘅都係差員工。」
另一方面,凸版資訊(香港)有限公司上月底向九十多名員工發出中止聘用通知書,資方表示在激烈的同行競爭下,會先行遣散該九十多人,稍後再減薪並重聘該批員工,以降低營運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