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言:看筋肉人激發鬥心

專家之言:看筋肉人激發鬥心

各位《蘋果日報》讀者你們好,我很好高興今次有機會藉這個專欄和大家分享健身的一些心得。
好多人會問,這麼多運動,為何我偏偏選擇健身呢?對我來說,其實有兩原因驅使我玩這運動:首先,就是我哥哥一向有玩健身,耳濡目染下自己在二十歲那年開始接觸,一玩便十四年了;第二,就是自己很鍾意黃玉郎漫畫《龍虎門》,看見書中主角全部練得一身肌肉,便有衝動想練到和他們一樣。

菲島開始健體生涯
我的健身生涯其實是在菲律賓起步的:我八歲已在菲律賓生活,到九六年才回港工作;記得最初接觸健身運動,只是在家中拿起啞鈴和健身棒,鍛煉手臂二頭肌和三頭肌。練了三數個月後,才開始跟哥哥到所謂的「鐵館」練習。
當時(八八年)菲律賓的「鐵館」設備非常簡陋,沒冷氣,更沒有桑拿,只有一把電風扇和簡陋的更衣室;這樣的設備並不代表收費便宜,以當年菲律賓平均月入計算,「鐵館」每月收費大約是當地工人月薪八分之一,所以健身在菲律賓算是一項高消費運動。
儘管如此,健身在菲律賓的發展,相對香港仍是較早起步的。記得自己初入「鐵館」練習,看見一個個練得一身肌肉的會員,那種渴望和鬥心,至今仍是難以忘記。
亞運健美銀牌得主李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