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列為第二官方語言<br>台聘千名洋老師教英文

擬列為第二官方語言
台聘千名洋老師教英文

為提升國際競爭力,台灣政府決定由今年九月起,大開禁區,以高於本地教師薪酬,聘請一千名略懂中文的外籍英語教師到中小學任教,並考慮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這是繼日本、南韓及香港後,再有亞洲地區,聘請外籍英語老師,提升本土學生的英語能力。

台灣小學初級英語教師現時月薪為四萬多新台幣(約一萬港元),而政府計劃聘請的外籍老師月薪則介乎六至九萬元新台幣(約一萬五千至二萬二千港元)。

薪酬高一倍遭本地薑猛轟
不過,台灣政府高薪聘請外籍老師做法立即被本地初級英語老師批評為「重外輕內」,質疑政府「為甚麼給兩倍薪水?這些錢為甚麼不用來好好培訓國內師資?」不過,台灣教育部官員則指出,日、韓及香港均招聘外籍教師,台灣要爭奪優良師資,必須提供更好條件。
台灣教育部前日宣布,參考了日本的外籍英語老師計劃後,決定由今年九月起,斥資十三多億元新台幣(約三億二千多萬港元),引入千名外籍教師,到師資較缺乏的中小學任教及協助培訓本地英語師資,預計該千名老師將分配到七百一十間公立小學以及二百八十三家中學任教,而獲分配外籍師資學校將佔全台中小學總數的三分一,估計今年的招聘工作將在三月開始。

每所中小學至少一洋老師
台灣教育部次長范巽綠指出,該計劃是配合政府的「挑戰2008」全力提升外語能力的國家政策計劃。台灣總統陳水扁去年曾公開表示,考慮將英語列為台灣的第二官方語言,行政院長游錫堃隨後表示,希望全台三千三百間中小學至少有一名外籍英語教師。
范巽綠指出,聘請外籍教師到台灣任教,既可補當地英語教師數量不足,又可提升中小學英語教學質素,擴闊學生視野,他認為外籍教師到小學任教,絕不會完全代替本地教師,而是與台灣教師合作教學,並協助培訓師資。
台灣目前法例嚴禁外籍教師踏足中小學任教,但立法院跨黨派立委對此已達成共識,將表態支持修法,同意引入「外援」,提升學生英語能力。
《中國時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