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伊拉克後,布殊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北韓,對付北韓是個一石兩鳥的做法。
首先,可以避免將恐怖分子等同於回教徒。攻打阿富汗、伊拉克,指這些國家是恐怖分子溫床,兩者都是回教國家,因此,攻打伊拉克必會引起全球回教國家的反擊,美國再強,也不應該與全球回教國為敵,否則一定拖垮美國國力。北韓不是回教國家,對付北韓可以轉移回教國家的視線。
其次,如果北韓金正日政權垮台,美軍就可能直接布防於鴨綠江,即北韓與中國、俄羅斯之間的邊界,這對美國發展全球戰略而言有重大的好處。中國正迅速崛起,俄羅斯也快速復原,假以時日,中俄兩國將成為美國的勁敵,因此,儘管北韓不像伊拉克擁有石油,也很吸引美軍的。
目前,趁着美國正在全力對付伊拉克,北韓領導層以為機不可失,他們估計美國不會同時開闢兩條戰線,因此宣布單方面毀約,重新發展核子技術,希望能引起美國緊張,以換取金錢上的好處。
可是,金正日錯誤估計了局面,當年北韓能透過宣布將搞飛彈計劃換取美國的經濟援助,以換取北韓擱置飛彈計劃。可是,今日的美國總統是牛仔式好戰的布殊,不是以發展經濟為目的的克林頓。
克林頓年輕時,還曾是反越戰中堅分子,他不想打仗,使到北韓得嘗甜頭。但時代變了,今日的布殊早已公開指伊拉克及北韓為罪惡軸心國,如果北韓再繼續玩核子遊戲,換來的可能是戰爭、是美軍轟炸北韓所有核子設備。當年,同是共和黨的列根及老布殊總統都有過不宣而戰的紀錄。
曾淵滄
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