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多家證券大行策略員紛紛發表對2003年恒指預測,大部份估計恒指高位介乎11000至13000間,但萬能國際董事總經理陳漢明卻認為,恒指今年第4季可逾13000,甚至見14000,主要是覺得美伊戰事應可在年初解決,相信大量資金會由債市及貴金屬回流股市,加上去年因中國召開16大而調回內地的游資,今年可望重臨香江。 記者:龍婉嫻
按過往經驗,由債市回流的資金,開始時多傾向保守,較注重公司息率高低,故建議投資者可考慮購入一些派高息銀行、公路及航空股,實行「財息兼收」。
陳漢明指出,今年中國政局將較去年明朗,人事變動逐步落實,內地游資很大機會再次流入港股,惟規模可能不及2001年;環顧亞洲區的經濟表現,仍以中國經濟增長最佳。同時,他亦看好今年美國經濟,港股可望從中受惠。
他建議投資者可考慮吸納的股份有滙豐控股(005)、恒生(011)、深高速(548)、安徽皖通(995)、東航(670)、鞍鋼新軋鋼(347),認為這些股份都有不錯的派息,而且現價水平相對較平,入市風險較低,在有限的銀行股中,滙豐、恒生是必然之選,雖然中銀香港(2388)同樣以高派息作招徠,但他擔心該行可能仍有不少壞帳要處理。
陳氏的心水組合其他部份全部是H股。他解釋這主要因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會對這些H股的經營有利,如東航雖受內地機票價格管制即將放開的影響,但飛機載客率可能因而大大提高,已可抵銷機票因素有餘,加上今年稍後時間國際油價可望回落至25美元/桶水平,亦有助其紓緩燃油成本壓力。被問到為何不選紅籌股時,他表示紅籌老總較易因內地人事變動作出調遷,從而令紅籌公司發展速度受阻,若定要任擇其一,似乎中信泰富(267)較少受到16大的影響。
去年民企、二三線股及備兌證價格都呈現大幅回落,陳漢明相信民企老闆及監管當局還要時間去重新建立股民對民企股的信心,民企股業績多數有高增長,但投資者現階段仍是小心為宜。至於二三線股及備兌證,去年不少莊家及散戶炒家均告損手,陳氏相信今年二三線股要待大藍籌及國企股先發力上升,他們才有機會在2003年尾2004年初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