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貨幣基金成避風港

理財智慧:貨幣基金成避風港

對大多數基金投資者來說,2002年是一個悲慘的年份,因為絕大部份的基金投資都錄得虧損,而虧損的幅度則以股票基金為最。
不同地方股市的基金,投資回報都極之不理想,就算能夠運用沽空策略的對沖基金,整體表現亦是近年較為失色的一年,根據有關報道,平均只有2%的回報。
在少數能夠錄得正增長的基金之中,貨幣基金是其中一種。以2002年全年計算,有九成貨幣基金的回報錄得正增長,而其中歐元及英鎊的貨幣基金表現最為突出,平均回報達3%以上。

保本基金受追捧
在2002年頭三季的基金銷售方面,保本基金的銷售金額一枝獨秀。可能投資者意識到股票市場難以突破,而恒生指數埋單計算,已是連續三年錄得下跌,是恒生指數自創立以來的紀錄。股市低迷,令部份投資者轉移資金在其他較為穩健投資之上,而保本基金是其中一項合乎穩健原則的投資。而在銷售額方面,緊隨保本基金之後,錄得最大銷售金額第二位的基金,就是貨幣基金。
以2002年第三季的資料顯示,貨幣基金的銷售金額有4.73億美元,而贖回金額亦有4.53億美元,因此剩額(總銷售額減除贖回額)有0.2044億美元。
大額銷額加上大額贖回,是貨幣基金的特性。因為貨幣基金主要的特性是讓資金提供一個短期避險的地方,而貨幣基金的風險亦較傳統股票基金風險為低,因此在市況不明朗的情況下,會有較多資金投入貨幣基金之中,作為暫避風險之所。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