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讀者來信問:「看你的文章,內容總是歡樂的。你是不是從不憂傷?」
人,豈能沒有憂傷?但我知道,文字有一定的影響力;所以下筆時我份外留神,盡量不把自己的負面情緒散播給讀者。
著名散文作家劉再復先生在《照樣去生活》一文中說:「如果香港人有一種鎮定態度,有一種堅韌精神,有一種不屈不撓的信心,有一種不慌不亂的內在力量……像往常那樣去進取、奮鬥、創業、消費,是可以征服困難的。最怕的是首先在心理上消滅自己……經濟上還沒有崩潰,心理上首先崩潰。」
我的一位長輩,從六十到九十年代,經歷無數風浪,大上大落。每次跌倒,必第一時間便爬起來。退休時,每名兒女負責打理一家甚具規模的公司。
後輩向他討教成功之道,他搔搔頭笑道:「其實我沒有甚麼過人之處。如果硬要說一個特點,我是屬於那類忙碌人士,沒有多餘時間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