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還有一個月就是農曆新年,不少市民都趁歲末年初還神祈福,廟宇香火特別鼎盛,但近年經濟不景,不少廟宇香油收入減少。當局最近將七家廟宇的管理合約公開招標,其中兩家因無人出價和標價不理想而收回。即使年收香油錢千萬元的沙田車公廟,也只能以二百六十萬元批出管理權,較九年前的招標多十萬元。 記者:陳沛敏
民政事務局發言人表示,華人廟宇委員會轄下七家廟宇早前公開招標,共吸引四十二人遞交意向書,經遴選委員會甄選面試後,共有二十六人獲邀出價競投管理合約。
不過,七家廟宇只有五家成功批出合約。佛堂門天后廟無人出價競投,深水埗武帝廟的標價未如理想,兩家廟宇的管理合約將重新招標。
其餘五家廟宇都是以最高標價批出合約,其中沙田車公廟的中標價最高,達二百六十萬元,較九四年時的二百五十萬元標價高出十萬元。沙田車公廟的香油錢收入向為各廟之冠,一年可達千萬元。
根據合約,管理期兩年內的香油錢歸華人廟宇委員會所有,香燭、解籤和法事等收入則由承辦的廟祝收取。
曾爆出貪污醜聞的華人廟宇委員會今次參考廉政公署的建議,首次在招標過程中引入「資格評核試」,競投的廟祝都要先通過面試,才能參加競投。
有競投者透露,面試時被問及廟宇的歷史;如何推廣、維修廟宇、廟內環保等問題,他們則以廟宇作為一個旅遊景點和古迹文物的方向,闡釋經營理念。
面試時遴選委員會又詢問,若有前來參拜的善信「撞邪」,該如何處理。這名競投者不但沒有回答「畀符水佢飲」等迷信答案,反主張以較科學化的態度處理,譬如查問因由並建議他看醫生,結果通過面試,獲邀出價競投。
藝人苑瓊丹早前聯同堪輿學家麥玲玲等多人競投大坑蓮花宮,通過面試,但因出價太低失敗而回。
麥玲玲說,她們競投蓮花宮,主要是因位置佳,又可辦攝太歲和觀音借庫。競投前她們當成一門生意去規劃,根據該廟的香油收入計算人流,扣除成本後出價,結果卻只及最高標價的一半。
*能否講述廟宇歷史?
*如何在廟內推行環保?
*有善信聲稱「撞邪」,如何處理?
*若連續兩年都蝕本,如何經營?
資料來源:參加面試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