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統局抽樣測驗 學生偏重英文科<br>小學響警號數學成績跌

教統局抽樣測驗 學生偏重英文科
小學響警號數學成績跌

【本報訊】自從實施母語教學政策和新升中派位制度後,小學一方面催谷學生英文,另一方面推行全方位學習,可能因而減低對數學和中文的重視程度;教育統籌局的全港學科測驗成績顯示,三年來學生英文分數持續上升,但數學分數則持續下跌。教育界指出,這是一個警號,「全方位學習唔係淨係出去玩」,學校應做好工夫以保持三大主科的學習水平。 記者:譚秀嫺

學科測驗是教統局每年抽樣進行、作為內部及學校參考的測驗,目的在了解全港學生水平。

升中生兩年跌12%
最近三年的測驗顯示,英文水平上升,小三及升中學生尤為明顯,分數累計升約兩成;但數學分數持續下跌,班級愈高跌幅愈大,升中學生兩年共跌一成二;在中文科,小三及小五均下跌,只有可能在初小階段打好基礎的升中學生,分數有輕微提升。
初等教育研究學會秘書李傑江估計,自二○○○年取消了升中派位的學能測驗後,小學紛紛推行全方位學習,分散了學生對中、英、數三主科的專注力;但同時為應付學生報考英文中學及家長的要求,所以又增加了對英文的着緊程度,以致英文成績上升,其他成績下跌。
他認為,分數的升降未必已達顯著程度,但畢竟是個警號,因為基礎學習很重要,學校應貫通各主科範疇,做好「保底」工作;全方位學習鼓吹的活動式教學,不應着重於身體活動,而應多偏重腦部活動。
儘管學科測驗顯示升中學生的英文成績上升,但中文中學聯會主席黃美美說:「我又唔覺得英文好咗!」惟可能受同期派位組別五改三的影響,以致無法比較。

長期觀察方可作準
教統局高級教育主任(教育研究)劉贊儀承認,由於取消了學能測驗,以及家長一般想子女入讀英文中學,所以小學有可能較着重英語或課外活動等方面,減少了花於中文或數學的時間;但近兩年學科測驗改變了問題類型,數學科從考計算有多快、多準變為考解難能力,故需較長時間觀察才可下結論。
當局由二○○一年起,加強小三、小五及中一入學前的學科測驗,每年更新測驗卷、所有卷交由中央批改,並由○二年起擴大抽樣數目至全港三分之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