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中的神話國度,有圓頂宮殿、美豔舞孃和七彩飛氈。而摩洛哥的古都馬拉喀什,都能把這一切兌現眼前。可惜,華麗如夢,遠觀尚好近看就會聞到陣陣銅臭。離開最多遊人駐足的DjemaaelFna大笪地,本以為古城(Medina)民風淳樸,能找到真正的好東西,誰知被遊客們寵壞了的馬拉喀什人,卻一次又一次地跳出來,把這個神話撕碎。不過,請別灰心,只要你願意掏空衣袋裏的銀両,飛氈神燈都能買到,締造心目中的完美國度。
記者、攝影:余敏
跟着本地人Ismail鑽進紅色古城牆內的羊腸小巷,九曲十八彎找一頓午飯果腹。小巷深處豁然開朗,面前出現一家傳統的摩洛哥餐廳,肚皮舞孃門口相迎,琤琮琴音在席間流淌,琉璃彩燈散發着昏黃古韻,我像翻開了一千零一夜中的一頁,坐進了華麗宮殿的一角。菜端上來,牛肉、羊肉、雞肉,一如所料沒有回教國家的聖物:豬肉。不過吸引我的,倒是這裏的米飯,叫CousCous,質感像磨碎了的米粒,雖無飯香,但淋上肉汁吃,味道還好。老闆說,這座17世紀的建築物,曾是昔日某王侯的行宮,怪不得坐落窮巷深處,卻也氣派非凡。席間,一位肚皮舞孃翩然而至,面紗之後不難分辨她是一位美嬌娘,腰肢扭擺之際,手杖一旦勾着席間男人的頸項,那個男人就會像灌了迷魂湯似地走出來,和她舞上一場。此情此景,與我夢想中的神話國度如斯脗合,忙得我邊吃飯,邊拍爛手掌。
吃飽飯,Ismail領着我深入古城尋寶。原來摩洛哥每個城市內都有一個古城叫Medina,而馬拉喀什曾是古都,它的Medina是保留得最完整的一個。至於紅色城牆,當地Berber族人傳說是由清真寺內流出的血浸紅的。巷弄深處,遊客漸見依稀,所有人皆穿着傳統的回教長衫,自成一「國」,把這個夢中的神話國締造得更是完美。
走進賣衫小店,大家都似中了降頭,爭相購買這種「古裝戲服」。同行小女孩試穿了一套粉紅色回教長裙,只是250摩洛哥元(約190港元)。我自問實際,生怕這身打扮只能參加萬聖節巡遊,所以只是挑中了一條彩色頸巾。店主開價5美金,我早知規矩還價三成,堅持以2美金成交。大家爭持拉鋸了好一段時間,店主終於首肯:「2美金也行,但你要送我一樣東西,就是你掛在背囊上的小電筒。」說罷,竟伸手過來自行拆卸。反正不是貴東西,我亦由得他強搶。之後Ismail解釋,摩洛哥人的生活用品非常匱乏,小電筒、原子筆之類都能成為搶手貨。
繼續在Medina內走馬看花,那些街市內耳語不休的三姑六婆、推着齋戒食品叫賣的小販,也懶得理你,過着與你無關的小城生活。我們路過一家地氈店,店門前坐着三個曬太陽的大男人,向Ismail打個招呼。Ismail介紹說,這幾個朋友都是賣地氈發了達的本地人。之前遇過太多拍照後立即討錢的摩洛哥人,這一次,我謹慎地問道:「跟你們拍照,要不要付錢?」大老闆阿Said笑嘻嘻:「門前這架平治是我的,我跟那些討錢的窮人不一樣!」非常放心,走到阿Said的店裏逛了逛,裏面大得驚人,大小地氈色彩斑斕,美輪美奐,恍如置身藏寶庫,隨時都能摷出串串金銀珠寶。
倒是正在織布的小婦人,對着我的閃光燈猶如見鬼,怕得躲了起來。「那些地氈漂亮嗎?」阿Said吊靴鬼一樣出現在我身後:「才三四千摩洛哥元,買張吧?」我恍然大悟,立即禮貌地道別:「Ismail在外面等我,我要走了。」阿Said一手扯住我的背囊:「你拍了這麼多照片,可不能不付錢呀!不買我的地氈,就把背囊上的這個爬山扣留下來送給我吧!」我嚇得頭也不回,發足向門口奔去,巴不得飛氈送我一程,把這個幻想中的神話國拋諸腦後。
餐廳:DarHadjIdder
地址:1rueDerbDabElHajra,DerbDabachi,Marrakech.
電話:212-4-445375
出門提一提
簽證:持特區護照毋須簽證;持BNO須簽證,費用$280,查詢:27367286(摩洛哥領事館)。
貨幣:先換美金再往當地轉摩洛哥幣,1摩洛哥元(Dh)約兌0.76港元。
旅行團:金怡假期北非摩洛哥Casablanca、Rabat、馬拉喀什皇陵7天團,首位$9,990,第二位可享半價$4,995優惠,查詢:28041188(金怡假期)。
鳴謝:金怡假期、海灣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