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將軍澳堆填區發現三具人體殘肢的「醫學標本」,懷疑是來自香港大學醫學院。由於該院解剖學系去年搬往新醫學院大樓,需要把遺體及殘肢搬往新大樓,有關方面懷疑是否有殘肢遺留在舊址雪櫃內,並無故被運到堆填區棄置,該院今日會開會調查;而中大醫學院則把所有殘肢標本保留作研究之用。
警方於上周五及周六,一連兩日在將軍澳堆填區發現三具人體殘肢,並撿獲醫學器皿及手術工具,警方初步相信殘肢是解剖後的醫學標本,但由於醫學院一向有嚴緊的標準處理殘肢及標本,故事件令醫學界極為緊張,並促請政府盡快制訂監管處理醫療廢物程序。
據了解,殘肢懷疑來自有百年歷史的港大醫學院,該院一向存有逾千件人體標本、數十件遺體作研究及教學之用。但該院去年從舊醫學院搬進新醫學院大樓時,解剖學系需把數十件遺體及不少人體殘肢移至新大樓,而運送車輛每次只可運送四具遺體,故要分多次運送,在去年七月所有運送大件殘肢及遺體工作已完成。
但發現人體殘肢後,警方聯絡港大醫學院,院方初步懷疑是否有殘肢未搬到新大樓,留在舊醫學院的雪櫃內,並無故被運到堆填區,該院人員須進入舊大樓檢查,但由於醫學院一向有嚴緊標準分開醫療或普通廢料,故港大醫學院今早會召開會議調查事件,或在下午作出交代。
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鍾尚志稱,該院用作教學用途的遺體,使用完畢後會以全屍交給食環署處理;至於人體殘肢或器官則會用作標本用途,相信殘肢並非來自該院。
此外,醫院管理局主席梁智鴻表示,初步相信殘肢並非來自醫管局,他重申局方有明確指引處理如手術中切除的器官及人體殘肢,若發現有員工出錯或疏忽會進行內部懲處,而棄置殘肢是對死者不敬,促請政府盡快制訂監管處理醫療廢物程序。
身兼醫學會會長的立法會議員勞永樂估計,今次事件很可能是處理廢物的承辦商出錯。他指出現時本港約有十個醫療廢物承辦商領有牌照,但卻未有針對處理醫療廢物的法例,在監管和檢控上存在困難,故當局要盡快修訂《廢物處置條例》,加強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