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我家庭收入達到四萬,已經算好幸運。」任職工程師的香港仔夾屋悅海華庭業主趙炯成不諱言,現時仍能支撐物業的每月供款,但妻子接到解僱通知,加上住處二按免供免息的五年優惠期限將於九月到期,他實在不敢肯定屆時能否承擔供樓的一萬六千多元開支。
趙炯成跟不少夾屋業主一樣,九八年時以四百萬元購入香港房屋協會悅海華庭一個八百呎單位,在樓市急瀉下,頓成負資產人士。他表示,原本夫妻兩人收入仍足以支撐每月一萬二千元供樓開支,但妻子失業後,加上二按供款,生活百上加斤。
由夾屋業主組成的夾屋大聯盟,於去年底訪問了芊紅居等六個夾屋屋苑六百七十二名業主,發現有八成業主每月用去兩成至六成家庭入息應付樓宇供款,其中九成半業主在購入物業時有進行二按,預期今年免供期限到期後,這些家庭將要用上更大比例的家庭入息供樓。
調查亦發現,有近一成曾於供款期間斷供及逾期供款,有八成業主現正考慮及以不作搬遷、靜待樓價回升的態度過活,但有兩成半受訪業主不諱言,正考慮申請破產,斷絕負資產折磨(見表)。
事實上,每月樓宇供款亦直接影響夾屋業主的生活消費,有六成業主直言已大幅減少看電影及唱卡拉OK等娛樂,其餘出外用膳、購買衣物及旅遊方面的消費亦明顯大幅度削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