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表示,香港現正面對通縮及財赤兩大風險。他擔心該兩問題未能妥善解決,本港金融市場有可能被衝擊。
任志剛昨出席電台訪問後表示,本港現時面對的問題主要是財政赤字,而通縮則對財赤造成結構性影響。長期及大幅度的通縮,對不同行業及個別人士,尤其負資產均構成很大影響,政府在不損害自由經濟的大原則下須照顧受影響人士。
不過,他強調,香港現時的儲備雖較97及98年間略為減少,但仍足以抵禦外來的衝擊。他並表示,香港「身家」豐厚,外滙儲備(包括外滙基金資產及私人公司之外滙資產)是生產總值的兩倍,比例是全球最高,港人毋須過份憂慮。長遠而言,在內地經濟增長帶動下,本港亦可受惠。
但對於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卻經常強調財赤問題嚴重,任志剛回應:「司長有責任讓市民大眾知道問題的重要性,當然司長講嘅嘢係有佢嘅智慧,大家聽清楚啦!」問及若公務員減薪會否跟隨,他則回應,早於01年已減了底薪一成,與市民共度時艱,至於未來薪酬則全交由財政司司長決定,不會有任何異議。
他又表示,通縮亦有利出口貿易,出口則帶動本港經濟,同時美國及本港的經濟基調不差,雖然正面對美伊開戰危機,但若戰爭速戰速決,相信對經濟影響輕微。
至於銀行體系面對的「雙產」問題,任志剛認為,雖然信用卡佔銀行資產不多,但信用卡撇帳趨勢仍令人擔心,希望銀行發信用卡時衡量信貸風險,及盡快成立信貸資料庫。有關負資產問題,他說,7萬個負資產個案除對銀行造成一定負擔,更可能會引申至破產問題,現時「雙產」問題已趨穩定,若樓市改善,負資產問題亦可望迎刃而解。
提及放寬七成按揭限制時,任志剛稱,市場對該問題有所誤解,他只是不希望銀行在提供按揭貸款時,承受超過70%的風險,並非以七成為上限。另外,他又重申,聯繫滙率過去一直行之有效,加上放棄聯滙的風險難以估計,不會輕易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