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諳泳術的人遇溺的機會較小,因為既知主觀條件不足,客觀環境又危,故不會貿然冒險。
泳術高超的人,遇溺的機會更大,那不是藝高人膽大的結果,而是對自己的主觀條件太有信心,故對客觀環境的風險便會少了顧忌。
即使較謹慎的善泳者,對於海面的客觀環境不敢掉以輕心,但很多時都會忽略了另一個條件限制,就是主觀條件仍存在不受控制的風險,因為無論泳術如何高超,都會與「完美」有距離,距離的遠近,亦反映潛在風險的大小程度,這個例子的道理適合於任何事情、任何環境。
人對於主觀條件應付客觀環境的能力,無論如何都離不開只是一個「主觀判斷」的限制,自己以為能夠應付的,只要客觀環境出乎意料地稍稍一變,自己便可能立時變得力有不逮,又或自己的條件並非如先前估計一樣,結果是沒有能力應付已評估的環境,這些其實都是常見的,甚至是每刻每秒都在發生。
投資者對於自己的能力與條件不但要有客觀的評估,還須清楚認識到,知識與經驗無論多豐富,都有其限制,時間與環境的轉變亦會為這些限制帶來改變,而最難掌握的心理質素部份的限制,就更須特別留意。
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