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家呀,真是家無隔夜之糧呀!」貴州惠水縣擺榜鄉因貧窮而令致大批小童失學,該鄉教育站站長羅天祥指着考第四名的甲壩學校中一女生陳奼說:「她考上初中後,因為交不起費用而沒上學。我和老師開會,提議大家一個月少抽一包煙,給這孩子把學費雜費給擔起來,大家說好!我們有二十三個老師,每人每個學期就拿出八塊錢資助她。」 中國專題組
陳媽媽其後帶陳奼到學校,羅站長對陳母說:「只要你保證她的生活費,我們學校把她的書費、雜費、住校費全部都免了!她如果沒錢,向我們老師要一兩元也行,不過,一定要好好讀書。如果她能以好成績考上高中,我們幾個老師可以一人出幾十元錢,供她讀高中。」陳媽媽當時就哭了。
陳媽媽自從與患了精神病的丈夫離婚後,在一家爆竹廠打工,月入二百元,自己用五十元,省下的全用來買糧食給三個子女。羅站長說:「陳奼妹妹的學費,我跟那邊的校長說了,都給免了。不過,她哥哥在縣城讀高一,不在我的管理範圍,沒辦法。我曾把她家的情況向教育局、鄉政府書面滙報了,到現在還沒有音訊。」
從此,陳母每個月買二十多斤米,加上幾塊錢,再炒一點油辣椒,請路經她家的中巴司機帶到學校來給陳奼。
羅站長說:「像他們,一收錢(學雜費),就失學了。這小姑娘,如果不讀書,回家務農就不行了,你看,她的手小時候在一次意外中燒成這樣。」陳奼隨即低下頭去,良久良久才再抬起頭來,淚水早已浸濕了眼眶。
採訪期間,我們在甲壩學校留宿三天,聽到很多這樣的不幸故事,也親眼看到不少孩子在如此艱困下掙扎求學的例子。他們都亟需援手,讀者若有意捐助,可把物品交到本報各辦事處,我們會在本月中派人專程送到甲壩學校;若要捐款,請存入「蘋果基金」的甲壩學校專戶,所得的款項會代甲壩學校的學生交學費、雜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