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那段日子,沈從文北京東堂子胡同51號的家,被抄了整整八次。有人親眼見他挨了造反派一腳,給踢了一個跟頭。
他們把他關進牛棚,要他到天安門歷史博物館女廁去搞衞生。黃永玉引述他這個表叔的話說:「這是造反派領導,革命小將對我的信任,雖然我在政治上不可靠,但道德上可靠……」。又說:「我只是要打掃茅房,那是普通的事,在家裏不是也要打掃嗎?」
造反派沒將他一腳踹死,廁所沒讓他臭死,他用刀片割脖子割腕也死不了。活下來,他就繼續寫作,他的書我看過好幾本,最喜歡的是他的一些描寫浪遊生活的文字。《邊城》給搬上了影幕,原著和電影都不怎麼樣。倒是短篇小說《蕭蕭》,我看可以選做他其中一篇代表作。
傳聞他在一九八八年十月,有可能拿到諾貝爾獎,只是沒趕上,五月時就去世了。而今他的次子沈虎雛,替他收集整理新舊文稿、書信、文化史研究資料,編成一套《沈從文作品全集》,定於他十二月二十八號一百周年誕辰紀念日面世。全集約一千多萬字,共三十二卷,配插圖一千七百一十幅。原來他也名聞海外,著作共譯成十五種外文之多。
這個千萬言的全集,能不能抵消當年造反派的一腳,那打掃女廁的屈辱?真想聽聽沈從文親口說一句心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