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塊肉餘生記》的忠告也不管用 - 盧峯

蘋論:《塊肉餘生記》的忠告也不管用 - 盧峯

據一項研究顯示,很多負債纍纍甚至無力償債的人收入並不低,有的月薪更高達六、七萬元。負責研究的學者指出,這些人之所以陷於困境,開支沒有節制是主要因素,經濟環境壞只是次要的原因。

經濟逆轉破產者增
毫無疑問,日常開支沒有節制的確是促使個人欠下巨債甚至破產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們認為最近幾年經濟逆轉、就業市場逆轉才是破產個案,特別是中產階層人士破產個案大幅上升的最根本原因。
正如較早前我們引述過的書"TheFragileMiddleClass"所言,破產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個中產階層的現象,因為低收入人士的借貸能力不高,他們累積大量債務的可能性較低;相反,收入較高的中產階層卻很容易從銀行或信貸機構中取得貸款,包括巨額的按揭貸款、汽車貸款及大量信用卡信貸額等。
當中產階層人士的收入穩定並且不斷隨通脹上升時,樓按貸款、信用卡貸款等都不難應付。不幸的是自從金融風暴以後,香港的中產階層面對前所未有的困局:一方面是通脹轉為通縮,收入再不能像以往那樣水漲船高;另一方面原來穩定的工作變得不穩定。很多中產階層失去工作或被迫轉投收入及前景都不穩定的新工作。結果他們的還債能力便大打折扣,甚至被迫以債養債,最後債務累積至無法償付的程度,迫使中產階層人士走上破產之路。
最令人擔心的是,中產階層人士的工作及收入不穩定並不是一時的現象,也不只是經濟低迷才有的問題,而是經濟全球化後的必然後果。因為全球化令職位的流動性大增,長期的職位、穩定的職位變得愈來愈少,而個人的收入也很容易隨着行業的盛衰而大幅波動,例如資訊科技行業就是最明顯的例子。這樣下來,中產階層便很容易因為突然失業或收入驟降而入不敷支,最終導致債台高築,被迫破產,令破產個案的數字持續處於高水平。

中產階層難逃困局
英國文豪狄更斯(CharlesDickens)的名著"DavidCopperfield"(《塊肉餘生記》)中的一位要角MrMicawber因為債台高築而下獄,他為了勸戒DavidCopperfield不要走他的老路,向他提出了這番忠告:"Annualincometwentypounds,annualexpendituretwentypoundsoughtandsix,resultmisery."(每年收入二十鎊,開支二十鎊六便士,慘淡收場。)這本來是很有用的格言,可是現在香港中產階層面對的是今年收入二十鎊,明年收入十五鎊,後年收入十鎊,那即使縮減開支,也未必能避過負責纍纍的慘淡下場!
(圖)有研究顯示,中產階層負債,是開支沒有節制所累。